刘鼐:“我明白了,部队需要发射7.62全威力步枪弹的通用机枪。”

王希克:“对的,其实早些年部队向机工部一机局提过这个想法,就是像MG-34、MG-42那样的,可在三脚架和两脚架之间切换,这样携行性能会好得多。”

“当然提过,那时候我们就开始通用机枪的研制了,”刘鼐说,“1954年项目启动,到现在研制了四年多了。”

王希克:“那现在应该定型了?”

“再给我们半年时间。”

饶正锡:“一挺机枪搞了四年多,然后还要搞半年?”

刘鼐:“机枪这个东西,算是个小型武器,但是里面的门道很多,我们1956年做出了样枪,从56年底到现在,内部大改就有两次,几批次样枪前后试射了上百万发子弹,为的是尽量提高整个武器的精度、人机功效,到现在可以说已经接近完成了。”

唐华:“饶部长,老刘提出的这种研制思路是对的,轻武器虽然小,但是产量很大,而且批量生产下发部队后,再发现设计缺陷就很难弥补,回收修改太费事了。所以在设计和测试阶段必须精雕细琢,马虎不得。”

唐华插了一句,饶正锡就没问号了,毕竟半年的时间不算长,部队制定换装计划,调整装备编制都差不多要半年。

现在这个通用机枪,可能叫59式通用机枪吧。和67式一样,是从RP-46连用轻机枪改成的通用机枪。但是这几年的时间可没有白费,59通用机枪的可靠性已经相当可以了,唐华觉得可能已经达到了67-2的水平,甚至比67-2还要好一点。

刘鼐:“这几年我们测试新通用机枪,也在测试不同的弹药。除了现在的苏式7.62全威力弹,还测试了其他弹药。所以今天趁这个机会,还是要提一句,希望国防部、总参总后和机工部一机局一起召开个论证会,讨论一下要不要把苏式7.62全威力弹给换掉。”

……

“老刘,一机局都测试过哪些弹药?”

暂停休息时,唐华悄悄问刘鼐。机工部和重工业部分家后,唐华就算跨界,也只是以专家身份看看机工部的导弹、船舶、航空局,搞枪炮的一机局就交给老刘以及一帮老八路军工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