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是二五计划的第一年。二五计划从1956年底起草,经过两次修改调整,现已基本完稿。虽然理论上二五计划要到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方才生效,但58年1月份,计划就开始自动运行了。

“李副总理,所有部门都准备好了,所以,10点上线?”张玺问李复春。

二五计划的起草和修改是李复春全程关注参与的,他再熟悉不过了。张玺提醒之后,李复春点头,“纸质的版本要加快通发到各省,尤其是没有连线的省级机关。”

“纸质版本已经印刷好了,今天就成批发出密件。”

二五计划上线,说的是——放到网上。不是那种一点就开的网页浏览界面,而是文件服务器。

各种计划、公文,只要放上国家计委的数据中心,国家部委、各省级单位如果已处于联网状态,就可以由有相应权限的人查阅。

现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四个计算机网络,互相不连通。

一个是国防部的全国军事信息/防空网络,第二是国家计委-国务院-地方政府的政务计算机网,第三是清华、北京工业学院、学院路十一大这些学校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第四是中国工程院的科研数据网络。

分成这么多个网,其实连接的计算技数没那么夸张,比如政务计算机网,其实在很多省份只有两台计算机连线,此外还有七八个省份未接入。

1958年1月,工业部门还下发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战线的总体要求》。

这是重工业部、机工部先提出,后来能源部、纺织工业部也入伙,一起鼓捣出来的文件,总结了最近几年尤其是55、56、57三年,大型骨干企业、小型配套企业建设的经验,得出的一般性原则和条例。

在这些总原则下面,还有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细分的管理办法、运营要求。

“国有工业企业的发展,根本目的是提升国家工业能力和工业技术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

“大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从严治理企业,是国家工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即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