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1956年全国工资总额500亿,1957年预估是550亿,1958年是600~620亿。

从1958年1月开始普涨工资的话,620亿就变成651亿,多了31亿元。

如果月薪一两万的人,加薪之后可能会去旅游、换手机、买好点的车……用在这些方面。

但现在工人工资离一两万还很远,普通青年工人月薪三四十,重体力劳动会略微多一点儿。三四十的熟练技术工工资50~120元,其实也没多少。

这个时代的工人如果加薪,多发下去的钱一大半是用来改善伙食,让菜里面多点油花子。一小半用来改善穿衣。可能还会有一些拿去储蓄。

所以,哪怕只涨薪5%,前提条件也得是农业总产值增加5%(得扣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城乡人口食品摄入差值),轻工业总产值增加20%(不但要扣除人口自然增长率,还要扣除工人队伍的扩充速度)。

城乡人口食品摄入差值就是,虽然农民和工人都是人,但是农民可以吃不饱,农闲时喝粥,农忙吃饭,有的地方还在吃杂粮糠饭。工人没有闲时,天天要上班,不能半饥半饱。再说给工人发的工资本来就可以买很多吃的。

一个农民变成工人,虽然土地总量不变,由于农村人口过剩因此土地马上有人接手,产量也不变,但是粮食的消费量却增加了。

这就是农业基础很差的国家搞工业化的难题。

……

“国际地球物理年已经到来。为了促进全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美利坚合众国,计划在国际地球物理年发射人造卫星。”

在众多记者面前,新闻发言人詹姆斯·哈格蒂宣布了这一爆炸性消息。

7月1日,地球物理年开始了。持续18个月的时间,美国现在这么放话,说明他们的人造卫星计划已在两三年前开始准备。

虽然1955年就启动了人造卫星计划,但是现在白宫直接宣布人造卫星计划,还是有一些放噱头挣眼球的意思。

到现在为止,美国只用木星-C火箭完成了亚轨道飞行。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