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但就是这个成果掏走了瑞典皇家科学院136万美元。”

克莱因:“如果向中国的唐华提提此事,他会赠送皇家科学院一台计算机吗?”

埃里克·赫尔腾:“停下!我们不能索要馈赠品,这是违规的!”

……

“但是委员会有一个特别难以解决的问题,”林德说,“三人限制。”

其余委员也都点点头。

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多一次只授予3名科学家,诺贝尔奖其他的科学类奖项也都是。这虽然不是明文规定,但评奖委员会一直遵循这个原则不敢逾越,因为人数上限只要松了一次口子,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是非常不好的后果。

唐华的问题讨论了一个下午,委员会的5人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晶体管的主发明人是肖克利他们三个,唐华对晶体管做了完善;穿隧效应晶体管则可以算唐华独立完成的研究和发现。依照这样的办法,唐华的工作就和肖克利他们三人分开来了。

然后,量子穿隧效应够不够得上颁奖级别呢?5人委员会举手表决,3:2通过,从重要性而言是够格的。但是,在本届的提名者里面,晶体管的重要性又大于量子穿隧效应,毕竟先有晶体管,才可能有穿隧效应晶体管。

“那就先这样解决了,下午可以形成一个决议。”埃里克·赫尔腾拍了拍桌上唐华的文集,“这只是唐华第一次被提名,而且是分别被两个推荐者以两个理由被提名:晶体管,电子受激辐射的发光理论。这个年轻人以后很有潜力,迟早他会来瑞典的。”

……

匈牙利,布达佩斯。

“苏共二十大已经批判了斯大林,现在,我们必须对拉科西这个斯大林的信徒进行批判,批判他自大、无意义的工业建设政策、完全扭曲的五年计划和不现实的农业政策。”

裴多菲俱乐部的公开讨论会规模越来越大。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的秘密报告其实并不是真·秘密,讲完之后把稿子给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国家的共-产-党组织,然后这些国家的高层都知道了,再然后连西方都打听到了。匈牙利在欧洲又以生产哲学家著称,裴多菲俱乐部的哲学家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