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这里要能在高频运行的芯片不只是运算处理器,而是包括了计算机内部所有的半导体器件,有运算处理器、移位寄存器、标准存储芯片、I/O访问转换器等等。全都要能在高频下运行,这个技术跨度是比较大的。”

谢希德:“6微米的芯片在2月底就已经量产出来了,良品率还可以。这也是我们预定的T57计算机要用的技术。现在计算机所和鸿海的研究方向,5微米工艺是早就已经开始了的。然后这个高频芯片,55年我和黄坤倒是做过一些理论研究。”

黄坤:“我当时设想的是工作频率达到100兆赫兹时,芯片内部的器件工作的变化。”

唐华:“这个论文我看过。去年是理论研究,今年你们有实操的机会了。那篇论文里,好像着重提到了高频环境运行,芯片遇到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发热?”

“对。运算频率的提高和电流的提高,这让芯片内部的发热是很难抑制的,肯定要产生大量的热量。”

李强:“发热问题不可避免,那我们就用工程设计来解决发热问题,铜制或铝制散热片,强制通风冷却,或者甚至是水冷模式,都可以考虑。”

唐华:“芯片组可以用4到5个月的时间完成高频技术问题,我是说除了发热之外其他待解决的问题。老列、王守珏,从现在开始,超算的架构设计也可以并行开始了,这样,到高频芯片的技术获得突破的时候,超算的架构研究也进行到了中途。”

列别杰夫:“如果现在启动超算的架构规划,那么可能需要让超算的使用者,那位叫竺可桢的气象学家加入研究团队。”

唐华:“需要竺可桢这么早就介入吗?”

“当然需要。”

唐华:“现在最需要超算的人是竺可桢,但未来不只是他需要超算……竺可桢我会想办法把他弄来上海几个月的。另外还有一些人我也会弄过来。”

……

第一次超算会议结束。

现在X5500系列芯片的工作频率是1MHz级别,要一下子提高到40~80MHz,这跨度很大。

克雷-1是70年代中期研制的,那时候高频器件技术已经完成了突破,不用克雷自己动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