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说,“张盖村的那个区现在发现的可开采储量是1.71亿吨,东营村1.9亿吨。东营村的油区还有一些局部没有全部搞清楚,正在详细调查。第三个油区的详细勘测上个月也动工了。”

唐华:“现在采油能力已经建成了多少?”

“钻的井都够年产上百万吨了。淄博的炼油厂一年才吃掉40万吨,现在感觉石化部门建厂的压力更大。”

上百万吨,1954年石油进口量也是百万吨出头,这意味着理论上可以不用进口石油了。

但实际上可能还要2~3年的过渡期。首先就是炼油能力滞后了,正在疯狂补上。其次是国内现在石油使用量也在飞速上升,气包公交车做梦都在想着换回油箱呢。

最后就是一些冶炼技术较高的油品,比如航空燃油、高标号润滑油,不要说2~3年了,能五年之内国产化,唐华就基本满意了。

“对了,地质部的8队,在湖南也发现了铀矿的迹象,规模好像还不小。”

李四光这么一说,唐华一下子来了精神:“在湖南什么地方?”

“湖南……郴县附近吧。”

第九十七章,还差个主席像

中国发现的第一座大型铀矿——郴州711铀矿,位于郴州北30公里左右的金银寨。

中国核工业启动的初期,先找到的几个都是小型甚至微型铀矿,比如55年广西找到的一条小矿脉,挖出300吨铀矿之后就没有了。1960年711铀矿落定,中国核工业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手里有大矿,再也不慌了。

只是现在……相山一个万吨铀矿,郴州又一个万吨铀矿,看上去1960年之前可以卖黄饼度日(挣外汇)的样子?

“相山铀矿的发现和勘定,让地质部对铀矿形成的理论还有中国南部地区铀矿分布规律都有新的认识。有新的理论,还有计算机的帮助,这次郴州的地质部第8勘探队就主要是年轻人为主,我就不干扰他们工作了。”

李四光话里对地质部的勘探梯队建设很是满意。

“老李,中国地质博物馆已经确定开建了吧?”

说到地质博物馆,李四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