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从上海水运来的高炉构件。”

厉焕波:“武汉这地方除了夏天太热,其他都挺好。好好搞,五年以后就是第二个鞍山。钢铁有了,什么机械啊,制造啊,机器工业轻工业就都起来了。等再过几年,你们武汉银以后早上起床一睁眼,不管朝哪儿看,看见的都是烟囱和黑烟。”

听了厉焕波描绘的蓝图,技工学员们一脸憧憬的样子。

……

包头以北约150公里,白云鄂博。

地质部241地质队在过去三年里,第四次来到白云鄂博勘探。

白云鄂博,蒙古语叫做“白云博格都”,蒙语意思是“富饶的圣山”。1927年,中国-瑞典联合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白云鄂博发现大量矿产。由于考察团技术手段有限、时间有限,只是认为这是一个大铁矿。

考察团里的瑞典人兴趣主要在巴音善岱庙附近的恐龙化石和在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汉简——这些都是可以打包带(偷)回去的东西。白云鄂博铁矿带不走,再说瑞典别的资源缺就是不缺铁矿。

但考察团中的中国成员丁道衡对白云鄂博铁矿却十分上心,回来之后用了6年整理资料和实地再次复查,1933年在地质汇报上发表了《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提出“以包头为交通枢纽,在白包之间建设铁路,可在包头建设钢铁企业。”

丁道衡的建议报告当然没有任何反馈。

1951年,地质部241地质队再访白云鄂博,准备细探铁矿区,查明储量、品位和分布。这一细查,吆~~~~~~~~~

这不是铁矿,而是一座巨型铁-氟-稀土综合矿床!

除此之外,还有巨量石英、磷矿、铜矿、金矿,富钾板岩。

这就是为什么241地质队过去三年来了四次的原因。

“品位28%以上的铁矿储量已经基本核算完毕,”241队队长严坤元说,“10亿吨,可能还是保守的数字。虽然高品位铁矿少了一点,但这量太惊人了。”

“稀土和铌、锰、磷的储量可能还得过几年才能调查清楚,”副队长海易山说,“而且现在有个棘手的问题,大量稀土矿是与铁矿伴生在一起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