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总理:“从1951年的27亿到今年61亿,两年时间对外出口额增加了一倍多,外贸部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叶继壮:“这是全国各行各业鼎力支持的结果,国内社会稳定、工农生产恢复快,生产出来的产品多了,出口自然也多了。此外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整治过后也通畅了许多,这对进出口也是有利的条件。”

纺织工业部部长:“我们的丝绸制品1953年9月顺当出口到了西欧,这是西方帝国主义对我们封锁这三年来的第一次,能冲破封锁线,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成就。”

“外贸部的工作人员最近两年在苏联的工作很辛苦,成就也特别大,我们重工业和电子信息工业局得对叶部长表示感谢。”唐华说。

1951年底唐华说小型收音机1952年要是能在苏联能卖出10万台就好了。结果1952年收音机真卖出去了10万台,1953年卖了18万台。录音机1952年卖出去两千台,1953年暴增到7500台。

外贸部在苏联的团队现在几乎是产品推销部,15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的所有州,挨个去开中国商品展销会。

叶继壮笑道:“我们卖的都是好货色,这是最重要的,性价比高不怕没人买,只要工作做到位,不但不愁订单,苏联人还抢着要呢。”

作为计划经济体系的国家,苏联各地的商店、商品部门、政府都积极协助中国同志跑各种手续,各地政府自己也积极向上面打报告更改商品计划。

不但是为了商品部门有东西可卖,各地的州和市的市长书记自己也想要啊,要是申请不下来进口计划,自己家里也没得用。

……

“现在我们的进出口被分割成了对苏东国家和对西方国家两个区域,”叶继壮又说,“对苏东国家采用卢布结算,对西方国家采用美元结算。1953年的情况是,对苏东国家我们的进出口贸易是入超的,对西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是出超,不但没有西方国家给我们贷款,这一年还结余了大概三千万美元,折合大约1.5亿卢布。如果可能的话,是不是把这三千万美元转几转,填到对苏贸易那边去?”

总理:“不妥,三千万美元填到苏东贸易那边,是1美元兑换5卢布,这5卢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