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反应堆叫做“钚生产堆”。

反应堆运行之后,其中不到4%浓度的铀235在发生链式反应的同时,产生的中子还顺便敲击燃料棒中的铀238。铀238吸收一个中子后变成铀239,铀239不稳定,很快发生β衰变变成镎239,镎239也不稳定,很快又发生β衰变生成钚239。钚生产堆里面的燃料棒产生钚239的量大、生产速度快,燃料棒在里面烧一烧,就可以抽出来提炼钚239了。

好消息是,从含有钚239、铀235、铀238和其他一些超铀元素的燃料棒里面提取出钚239,只需要进行化学提纯就可,不用蛋疼的同位素分离。

难度比气体扩散厂分离铀235略低,大概2.5星级难度吧。那0.5星级是因为含钚239和奇奇怪怪的核反应生成物的燃料棒辐射和毒性超超超超强。

按邓稼先现在所描述的场面,那就不是“晚上吃醋,谁家借点饺子?”,而是“小麦已经熟了正在收,谁家借点肉馅?”

……

现在唐华要写的计划书,关键问题就成了“如何要肉馅”。

在草稿纸上,唐华先写了两个时间点,把时间线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1953到1955年2月。第二段是1955年2月到1957年6月。第三段是1957年6月——

1955年2月,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指控马林科夫对列宁格勒事件应负主要责任,马林科夫被解除部长会议主席职务,赫鲁晓夫上位。

赫鲁晓夫上位之后位置并不稳定,1957年6月,马林科夫纠集一群大员向赫鲁晓夫发难。赫鲁晓夫使出十二成的功力化解危机,并且向北京求援。主席经过考虑决定挺赫鲁晓夫。

斯大林逝世后主席就是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社会主义阵营领导人,主席给赫鲁晓夫点了个赞,那马林科夫就彻底没希望了。投桃报李,作为回报,赫鲁晓夫也把以前一直犹疑不决的援助项目,比如原子弹和核潜艇,一起打包给了中国。

55年2月和57年6月是两个转折点或者说分水岭,赫鲁晓夫对中国的援助力度经此两个转折点达到最高峰。

但是……

19-->>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