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手里有足以组装成一台计算机的晶体管。”

第三章,不公开发售的X54

“来来来,靠近一点。一人拿一块芯片,手往前稍微凑一点……”

唐华在中间,黄坤、谢希德一左一右。

唐华手中拿的芯片是X5304,这是微处理器,集成了1055个晶体管。

黄坤手中的芯片是X5301,256字节的ROM。是256字节,不是256K也不是256M。

谢希德手中的芯片是X5302,40字节的RAM。就四十字节,再多没有了。分为四个寄存器。

所以刚才唐华对钱学森说的是“你现在手里有足以组装成一台计算机的晶体管”,而不是“你现在手里有一台计算机”。

现在得好几个芯片组合才能做出一台最小配置的计算机呢。

现在的X5300系列和8086那样CPU还差着三条街,和历史上英特尔划时代的4004也差一条街。

但是芯片体系设置确实就是借鉴英特尔4004的那一套。

其实现在这一套芯片生产设备,工艺最高可以支持到10微米,也就是4004的同等工艺水准,但是设备磨合、调试、使用还搞不好,退而其次先改为16微米。

唐华、谢希德、黄坤三人摆好姿势,咧嘴大叫“茄子”,摄影师“咔嚓”拍了一张定型照。

三人拍完,又把X小组在场的6个人也都叫了过来,也是一人手里一块芯片。

X5300系统的芯片可不止三块。刚才三人拿的这三块芯片只不过是整个系列中最重要的而已。

X小组成员集中过来,有拿X5303移位寄存器的,有拿地址锁存器的,有拿I/O芯片的……

“咔嚓”,第二张定型照。

……

“底板工艺达标之后,第一批芯片良品率还是偏低,后来改造实验室,围出一个密封的区域做成无尘车间,果然很有效。”

黄坤和唐华在无尘车间的外面,透过玻璃窗看里边的设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