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坦克登陆舰看起来是个大钝头、舰首有扇大门,但一般情况下他冲到舰首擦海底的时候,打开首门,迎接车辆或步兵的是1.5到2米深的海水……

除非有那种超级理想的海岸,海面以下特别陡峭,登陆舰打开门伸出几米的栈桥就能接触陆地;而陆地又不能陡峭,而是又变得极其平缓,地面还很硬,这才有可能让卡车或坦克直接从三千吨登陆舰里开上陆地。这种“理想”海岸在世界所有海岸线当中,占比不到5%吧。

至于台湾西岸,尤其是台中到南部高雄市这一段海岸线,水文勘测已经给出了答案:0%。没有这样的理想海岸。

人工码头搭起来之后,登陆舰下锚、反复左右校准,让自己准确靠上人工码头。三艘登陆舰,第一艘里面开出来的是红旗-1/2防空导弹系统,第二和第三艘登陆舰肚子里装的是重卡牵引的122毫米榴弹炮、中卡牵引的108毫米火箭炮。这些苏制重卡底盘的宝贝装备小心翼翼地从登陆舰肚子开出,开过长一百多米、由高高矮矮铁箱子构成的海上栈桥。上了陆地之后,仍然行驶在带纹路的钢板铺成的硬路面上……这一片的陆地可都是泥沙地,别说卡车了,坦克在这上面开都有可能陷进去。必须得在沙滩铺上三百多米长的一条钢板路,这才能让车辆走到安全的地方。

在三个人工码头南侧,是登陆艇的上岸场地。海军搜集来的登陆艇五花八门,主要是美制和苏制,也有小部分日制和自制的,排水量最小150吨,最大380吨。登陆艇冲上沙滩,或是徒步步兵身背自己携带的武器弹药上岸,或是后勤部队手工搬运一箱箱的弹药——人力卸货效率自然非常低下,但也好过没有,就作为三个人工码头的补充吧。

下午5时,登陆场南侧,敌我暂时的分界线——北港溪被PT-76两栖坦克和大水牛突破了。

“大水牛”又笨又慢,但就是能装,解-放-军的编制可以塞进去两个步兵班。此外每辆PT-76坦克外面还额外“挂”了8名步兵。几十辆PT-76和大水牛总共加起来,居然带了两个步兵营。

PT-76高速冲进二十多米宽、两三米深的北港溪,推进螺旋桨几乎都不怎么用开机,仅凭入水时的惯性,坦克就冲过了一半的水路。59师175团的战士紧紧抓住PT-76上可以稳住身子的凸起物——当然最好抓的是坦克炮塔上焊接的铁栏杆,新兵为保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