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不仅仅是战情中心的C4I系统,还有一个计算机后勤管理系统。

战情中心的5台计算机和网线、电报线还在安装调试,但隔壁的后勤管理系统比战情中心还提早两天完成布设。

因为台湾战役的作战阶段还远远未到,而战役准备阶段马上就有后勤管理的需求。

计算机后勤管理系统所在的办公室叫做战役后勤中心,一共有4个屏幕,但主机只有一台。与其说主机,不如说是服务器。它的机柜比T53计算机还高一截,看上去机柜尺寸又恢复了T50/T51那个大小。

高一截的原因是机柜里除了正常的处理单元、显示单元等等零件,最下方还装了三个扁油桶——三块5MB硬盘。

这可是这个时代最豪华的超大硬盘通用计算机,或者说服务器主机。

服务器主机连接着四台终端机,四个显示器屏幕。

并不是每块屏幕只负责仓储、物流、人流、财流中的一个功能,所有终端都可以操作这个后勤管理系统所有的功能。

“在进入后勤管理系统之前,要输入您本人的帐号和口令,防止其他无关人等趁你不在的时候偷偷打开计算机,偷看到不该看的内容。”唐华说,“口令就写在纸条里了,密码要您自己设一个,不太简单但又自己能记住的。”

邓书记目光在手中的说明手册、屏幕、键盘三处地方轮转,听了唐华的话,就左手拿着手册,右手伸出一只手指头,找半天在键盘上找到了字母“D”,然后找到了“X”,然后又搜寻了好一阵,找到了最后一个字母“P”。

输入帐号,输入密码两次,建立帐号之后就进入了系统。2

后勤管理系统的五大功能下面还有分项,整个系统大致算是树状结构。

台湾战役后勤管理系统大概是第一个成熟的数据库系统。主要功能,对战区管辖范围内的后勤物资、装备、人员、资金进行日常管理、跟踪,目前是靠人力录入进行管理数据登记、修改、删除和维护。除了基本的数据库操作功能,当然还要有用户管理功能和密码登录系统,这也是上海计算机所软件中心一直在搞的系统,刚好用在台湾战役上。

在系统中,用户也分等级。比如后勤管理系统的一项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