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构。高丽王朝时期,它叫做‘都评议使司’,到朝鲜定宗王朝时期改称议政府。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地方,就是朝鲜王朝议政府1466年之后的所在地,最古老的封建行政中枢。”

汉江北平原,一行人在议政府市北下车,走进这个小城的街头漫步。距离战斗结束不过三四天,议政府虽然经过志愿军的简单清理,明火被扑灭,尸体和武器残骸被收走,但街边的残垣断壁还是随便就可看见。

人群的核心是志愿军副司令员叶挺、人民军参谋长南日大将,随行的除了志司和人民军的参谋、秘书,还有一群记者,这十几人分别来自中国、朝鲜、苏联、东德和波兰。

抗美援朝打到现在,难得见志司和人民军的高级指挥员在公众场合露面,尤其是在白天。东豆川反击战让美军伤痕累累地退回了汉江,五月以来志愿军的地空导弹撑起了稳固的防空网,两个前提条件齐备,中朝终于可以组织战地记者实地考察,并让记者对中朝指挥员做简短的采访。

叶TING兴致很高——来朝鲜大半年,窝在志司防空洞里的时间大概得占三分之二,现在能大白天逛街了,可不高兴么。现在他就像个博学多闻的导游,一路与随行人员、记者闲聊历史。

“公元1394年,高丽王朝郑道传编撰《朝鲜经国典》,与《大明律》一起成为朝鲜法律制度的核心。根据《朝鲜经国典》的规定,议政府的职责是‘总百官,平庶政,理阴阳,经邦国’,府内的领议政、左议政、右议政合称三公。可以说在朝鲜王朝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所在的这座城市才是朝鲜王朝运转的中心,而住在汉城的那个朝鲜王室,王权受到议政府很大的制约,这构成了独特的朝鲜半岛封建王朝的权力平衡机制……”

叶TING与南日走走停停,记者团也跟着两人的步调行动,一路不停拍照。

“达瓦里希,为什么你趴在这里照相?”新华社记者见身边的记者用一个极其难受的姿势蹲在叶挺的左前方拍照,好奇地问道。

“这个角度叫‘统帅气质角’。”东德记者雨果·哈勒用俄语回答道,“很难跟你解释,我从事军事摄影已经整整十年了,不要怀疑我的专业水准……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拍几张。”

……

东豆川,光岩山。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