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手电筒朝海里照了照,又摇动手臂让电筒转了几圈。10分钟后,一条不太大的货船靠在了泊位上。

“霍老板。”“霍老板好。”

“船仔霍,还是亲自押船那?”货船上的一个老伯站起来,对岸上的年轻人说话。

“陈伯,咱们是合伙做事,你都亲自押船,我当然也亲自来。”船仔霍一边说,一边噔噔噔从跳板上了船。

“一船货换三个地方才装上,你可够小心的。”

船仔霍:“老话怎么说的,小心行得万年船。”

朝鲜战争爆发,尤其是中国参战后,英美对中国的封锁禁运骤然加剧。原先大陆和香港之前的贸易还很繁茂,允许进出口的货物不断进出,不允许进出口的货物,稍微跟海关水警活动活动,他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1950年底开始这都不好使了。

贸易禁运开始后,其实还是有几家海商在做大陆的运输生意,当然其实不是运输生意,在港英政府口里这叫走私。

船仔霍家里是做小杂货铺的,他成年之后当过糖厂的学徒、船上的烧煤工,40年代末做起了驳运的小生意。朝鲜战争爆发后买了条旧船,专门跑香港到大陆的偷运航线。做了半年多,他的船队已经从1条扩充到3条,其中两条专做成品油生意,一条散货船则运输大陆急需的紧俏物资。这些紧俏物资也多是价值极高的货物,是船仔霍生意的核心。

其实船仔霍现在本来应该有4条船的。但5月份他的一条货船在海上航行的时候突然炸了,还好船沉得慢,船工们都套游泳圈安全逃生,但货船带着一船货物全部损失。香港水警调查说是触了一颗二战时日军埋的旧水雷,但船仔霍十分确定,这应该是在香港的军统或中统干的好事。

船被炸沉后,他的老伙计、合伙人都劝他还是收手别干算了。船仔霍却说没那么危险,货船被炸是你们都不够聪明,只要我出马,一切都不是问题。

于是船仔霍每趟运输都上散货船亲自押运。

上了散货船,船仔霍打开大手电,先挨个照亮船上的七八名船员,确认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人。接着钻进船舱,借着手电筒的光,查看舱室的每个角落和每件物品。

“这包裹是谁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