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下子增加15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抚顺的煤炭产量应该不够用了。唐华拿起煤炭工业的资料册子,果然在里面找到了抚顺老虎台煤矿项目。

抚顺一番扩建之后这么大的铝/镁合金年产量,当然不只是为了造红旗-1导弹,而是造飞机用的。

翻完有色金属工业局的苏援规划,唐华觉得少了点什么,铜。铜矿和炼铜还没开始吗?现在在大连一个月几千万发子弹几十万发炮弹,已经把现在国内那一点点铜产出全部吃光、而且两次从苏联购买铜锭了。

先把铜的事情记下来,接着往下翻。拿起化学工业局的援助建设计划,唐华发现这也太薄了。只有两项,其中一个大连建新公司的合成氨项目还是唐华之前定好的、由大连直接付款的商业采购项目,不是援助。苏援化学工业只有太原化工厂一家,生产硫酸和烧碱。

在确定了转移回国内的华润美元还可使用后,唐华决定给总会计师打电话。

“陈副总理,我在看苏援资料,化学工业局的苏援方案需要做一些调整,所以我得问您要一个人,”唐华说,“侯德榜先生,他现在主要在财经委员会工作,我想让他把主要工作转到化学工业局这边来,本来侯老先生就是化工专家,而且现在也身兼重工业部的技术顾问吧……”

……

“张局长您好。”唐华和化学工业局局长张苏握手,然后是侯德榜:“侯先生您好。上次见面还是政协开会的时候,咱们现在都太忙了。”

侯德榜不但是世界化工业的权威、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也是熟悉现代企业运转的优秀经理人,所以总会计师最近把他拉到财经委帮忙。但唐华现在需要老侯回到化学工业局。

“张局长,化学工业局的苏援方案我看了,可能之前部里给你们定的预算额不大,所以我看到的计划方案比较简单。”唐华说,“现在呢,总理和陈副总理拍板,重新调配了外汇,现在化工业局的引进苏援方案有变化。原先只引进1套合成氨生产线,现在引进6套,都是中压法合成氨,年产5万吨,扩产潜力10万吨。”

张苏震惊之下,只能回答一个带强烈感叹的“哦!”字。

唐华:“这6条合成氨生产线,一条在大连,与硝酸生产线联合,就是专职做火工品原料生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