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了这本三个月前出版的杂志,又翻到了这一篇文章。

虽然晚了三个月,但苏联人的确还是对中国关注得稍微多一些,要知道这三个多月,美国驻华大使馆、美国在华驻军乌央乌央几千人,愣是没一个外交人员或者美国大兵用正眼瞅一下这些中文杂志。

“要我笔译还是口译?”

“先读个大致意思让我知道。”

“……就在不久前的12月,第一架原型机XP-84-1在纽约的法明代尔工厂制造完毕,如果估计得没错,它很快就要运往试验基地,并在两个月内进行首飞。”

“P-84战斗机在设计上比P-80更为成熟。它采用了机头进气设计,虽然进气道挤占了机身空间,造成内部设备、燃油布置的不方便,但避免了两侧……进气……机身……我想一下这个词对应的是什么呢?”翻译虽然肯定是精通汉语的,但这个新的科技名词汉语尚没有统一格式和翻译,而且唐华自己还创造了不少术语,翻译也有些犯难。

“我知道了,这说的是附面层紊流。继续。”卢加科夫说了一个长长的俄语名词。

“附面层紊流造成的发动机……常发生爆震和停车……”

“……这就是仅仅在传闻中提到过的P-86战斗机……”

明白了大概意思的卢加科夫把杂志再拿过来,这下他知道文章中那几架飞机的手绘图是什么意思了。

回到自己屋子,卢加科夫把翻译写出来的简要翻译重抄了一遍,然后拿出圆规和曲线板,把文章的手绘图再手绘重画了一遍。

如果唐华在卢加科夫身边看着,就会发现,他几乎是顺手就把几个唐华有意画错的、无意画错的细节给纠正了过来。

“中国一定是有一些留学美国的高级人员,参与了美国最新战斗机的研制项目。现在这个中国人回来了,而且在国民党系统内。好在中国并没有航空工业体系,这个中国人并没有在从事他的本行。……我要写一份报告,让武官同志用邮件发回国内。不,先得找大使彼得罗夫同志,弄清楚,这个中国人是谁。还有另外一个问题,1946年的第2期和第3期杂志应该去哪里看呢?”

……

在卢加科夫在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