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在这个早晨,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完全懵了。

凌晨1时,气温比白天还低,大概是零下三十五六度,下碣隅里的一个工兵营、一个陆战营缩在帐篷睡袋里发抖,夜间轮值瞭望和警戒的士兵感觉自己是被判了重刑的罪犯,在外忍受刀割一般的北风,这时候中国军队还能发动进攻!

先是一阵暴风雨般的炮击,短短一分钟内,得有几百发炮弹落在下碣隅里,这一轮炮弹严重撼动了美军的防御。

炮击刚结束,西北、东北两个方向就响起枪炮声。在基地外冰冷彻骨的雪野突然站起来数不清的中国士兵,披着白色斗篷,面部被巨大的雪镜遮挡了一半,凌厉的冲锋号仿佛是这些士兵加速的指挥棒,在冲锋号和震天的呐喊声中,一线沙包墙后面的士兵还没来得及拉动机枪枪栓,手榴弹就飞进了工事。仓促之间陆战一师只能放弃工事,一边抵抗一边整理队伍,向南撤退。

在撤退路上,史密斯找步兵营当时担任瞭望员的士兵询问,得到的回答是“这些炮弹有很多是拖曳着尾焰飞来的,很可能是火箭炮而不是榴弹炮”。

照这么说,中国军队动用了喀秋莎?

陆战一师师部南撤5公里,进入富盛里。这里有一个陆战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完整的坦克营,此外还有两个后勤保障营。从下碣隅里撤下来的两个营总共伤亡400多人,不过工兵营的伤亡占三分之二。史密斯决定,让下碣隅里撤下来的陆战营也参与反攻,转身打回去。

但不是现在就发动反攻。史密斯打算等空军支援。刚接到的电报,日本海上的两艘航空母舰舰载机已经起飞了,45分钟后就会抵达战区上空。

在临时师部旁边的野战医院,此起彼伏的惨叫声让史密斯倍感揪心。

一名左小腿被弹片击中的士兵被抬进野战医院,士兵没有痛苦大叫,只是浑身哆嗦,牙齿咬得格格响,偶尔发出几声哼哼。医生摸士兵的腿,感觉在摸一根冰柱,他顿时明白了为什么士兵腿部的止血效果这么好。受伤后,医疗兵将他的裤腿剪下,露出伤口以便喷洒止血粉,又在大腿处绑扎了止血带,可是却忘了再覆盖保暖……在转运途中,士兵整条腿的血液、皮肤、肌肉,全都冻成了冰块。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