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大清朝读书人的眼光来看,洪秀全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孔孟之道才是中华治国之学,地主乡绅才是中华统治之基。

    古今草莽出身的帝王,想要成事,都要争取到读书人以及地主乡绅的支持。

    洪秀全是直接站到了读书人和地主乡绅们的对立面,以洋人的歪门邪说为立国之说,妖言惑众。

    因此在梁绍琼看来,洪秀全不是一个可以成大事的人。

    大清腐朽不堪不假,但洪秀全以及其所谓的太平天国,取代不了大清。

    这是梁绍琼的看法。

    梁绍琼的举人功名在自己的圈子里不是很拿得出手,但在洪秀全这个连秀才都没考上的读书人面前,梁绍琼还是充满了优越感。

    梁绍琼此言一出,就连粤勇们也忍不住哄笑了起来。

    粤勇的征兵标准是优先征能写会算之人,有功名的读书人更是予以优待,当作军官培养,因此粤勇虽是一支新军,但文化水平在清军各军中可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粤勇中也有几个副哨官有秀才功名,他们认同梁绍琼的这套说辞,也对自己的卫道之举充满了自豪。

    “放肆!天王岂是你能污蔑的!天王不屑于清妖的功名,要自己开科取士!”韦俊闻言勃然大怒,随即留下一句狠话。

    “我给你们半个时辰的时间考虑,半个时辰之内,若想活命,举白旗来降,若不降,我太平天国十万天兵天将军定在须臾之间将尔等踏为齑粉!”

    言毕,韦俊便回到太平军阵中向韦昌辉汇报情况,并准备组织进攻。

    韦俊回阵之后,梁绍琼长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失态。

    他拿起梁耀送给他的单筒望远镜,不得不说,这洋人的器物还是好用的。

    最早他使用的是广州眼镜匠仿制的千里镜,虽然能用,但看得没有梁耀送给他的千里镜远,更没有梁耀送给他的千里镜看得清楚。

    透过千里镜,梁绍琼能够清晰地看到随处可见的太平军。

    这是梁绍琼第一次看到传闻中的长毛大军。

    兵过千,没有边;兵过万,没有沿。

    映入梁绍琼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人海。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