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麾下四大部将的优秀程度远超王平,经过他这几年的言传身教,四大部将早已成长到可以独当一面的程度。

    不过,这些内情目前尚不曾被整个蜀军上下所知晓。在诸葛亮的印象里,黄袭、李盛、张休、杨百万四人仍是几个平庸的偏将而已。

    甚至,四个人加起来都无法与王平相提并论。

    这也是马谡辞去官职后仍可以将四大部将都带走的原因之一――因为在诸葛亮看来,四大部将走或留都无所谓,诸葛亮的看法也代表着军中大多数将领的看法。

    ……

    南郑,丞相府。

    费祎走后第二天,诸葛亮久久伫立窗前,暗叹马谡给他出了个难题。

    因为证据确凿,明里诸葛亮对王平还不能流露出任何心软,因为这有可能对外界传递出“执法不公”的印象,不但会招致马谡的不满,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估的后果。

    但处罚过重,又会引发人们“丞相与马谡的关系超越了普通将帅的界限”的臆测。

    暗地里,诸葛亮很是痛心疾首。

    王平的军事才能他看在眼里,抛却不识字这个缺点,王平其实算是个优秀的将领。

    在季汉正值用人之际,逼死这么一位将领,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但不这么做又能怎么办?

    麾下几个有才能的将军和幕僚,相互不合,明争暗斗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很久,令诸葛亮心力交瘁的同时,又无计可施。

    杨仪、魏延、马谡,就像三个八字不合的宿敌,一见面就掐。期间还夹杂着王平与马谡的过节,蒋琬和杨仪的明争暗斗,还有费祎在旁煽风点火。

    这样的队伍,也就是他诸葛亮能够维持住大局不崩,换个人来带,轻则瞬间崩盘,重则原地爆炸。

    坦白说,整个季汉上至朝堂、下至军队,很少有事情能瞒过诸葛亮的感知。

    一个连军中杖责二十以上事务都亲自过问的统帅,又岂会洞察不到费祎在背后所做的小动作?

    但就像当初没有阻止法正对蜀地名流们大肆报复一样。诸葛亮也没有阻止费祎从中作梗,诱杀王平。

    当一个将领敢于拿军队的命运来泄一时私愤的时候,他就失去了价值。>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