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的地方安营扎帐。对于士兵也不加约束,任凭将士们自由活动,散漫随意。

    但李广并非放松了警惕,每到一地,总会提前派出斥候去侦察敌情,将敌人的状况摸得一清二楚,做到了然于心,全程稳操胜券。

    如果不太了解李广的作战方式,一般的敌军统帅反而会认为其是泛泛之辈,从而对其放松警惕,最后沙场相见之时,李广所带领的军队往往勇猛异常,打得对方措手不及,抱头鼠窜。长此以往,李广也就习以为常,对于管理军队和整顿军容军纪不太上心。他所带的散兵反而成为了历史上最善于的出奇制胜的奇兵。

    程不识出身于正轨的军队,自幼熟读兵法和兵书,受到严苛的教育,所以治军十分严谨。

    程不识的行军布阵好似沙场点兵,编制和组织架构都十分紧密,指挥系统和军队条例都十分有序。鉴于此种治军模式比较严肃刻板,程不识治下的军队都是循规蹈矩,行军打仗一丝不苟,丝毫不会有懈怠。

    而程不识本人也是夙兴夜寐,处理起军务每天都忙到天亮。

    正因军纪严明,程不识麾下的军队从头到尾未尝一败。

    程不识和李广对士兵截然不同的待遇,自然也令士兵对他们的态度截然相反。

    大部分的士兵被分配到程不识军中后,就跟死了爹妈一樣哭丧着臉,十分头疼。但他们卻十分期待能够跟随李广征战天下,长此以往,李广的军队往往人丁兴旺,士兵越来越多。

    而李广本人的声望也大大高于程不识。

    但是一直到他退休,都没有受到封号,这一点,也被后人所诟病。

    其实这也和程不识和李广的治军风格有很大关系。

    李广带兵打仗行事作风简单粗暴,对士兵極为宽厚,在沙场上士兵也都会竭尽全力的输出,舍命保护李广,这样的军队也是每一个将军梦寐以求的

    古来,兵家向来是必争之地,而武将除了骁勇善战外,还掌握着兵权,拥有着统领四方的权力。所以,在皇权至上的汉代做将军,要是每个将军都像李广那样,把国家的军队培养成李家军,身边围着一群能征战四方的兄弟,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么,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就要夜不能寐了。因此,这也是李广终其一生都未被封赏的核心原因。

    而治军严苛的程不识就是正儿八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