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学之辈参加这个科举,更是被当世大儒蔡邕推举为榜首,那是什么概念,完全就是当世大儒的认可啊。

    瞬间一个个百官纷纷激动的拱手道:“主公英明。”

    这些世家虽然有些毛病,甚至都有自己的生存理念,但有一点!高傲,都觉的自家的后辈牛逼。

    谁怕谁啊,都觉的自家底蕴强大,你们都比不过。

    吕布看到这一幕后顿时心中暗笑起来,在这个时代这个时期推行科举制,其实完全就是给世家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和在明朝的时候可不同。

    书籍!仍然是世家的专项,寒门想要读书得去求学,说白了就是舔着脸去找人家啊。

    至于豪强?呵呵,世家一个个不由露出了嘲讽的神态,不是吹,天下上万豪强中未必能出十个人才。

    而他们世家中十万人中能有多少败类?这就是世家的底气。

    至于草根老百姓,所有人想都没有想过,太不切实际了,老百姓还在为吃饱发愁,你让他们读书?就算送他们书籍读,他们都没时间。

    民以食为天!吃饱喝足了的民才会想着读书。

    经历了这么多世界的吕布深深明白一个道理,世家太过强大虽然是毒瘤,但不得不说世家的底蕴,有才华之辈大多都是出自世家。

    只有不愁吃穿的世家,才拥有良好的环境教育后辈,不仅是知识上的还有精神道德上的。

    而寒门、豪强之流,为了求书多少人去巴结人家,他们哪有太多的时间和经历去追求精神道德上的崇高,大多的是为了学到东西然而壮大家族。

    因此相比下来当真是世家之中道德败坏之人少之又少,反观豪门和寒门,同比例下来,绝对是世家稳赢。

    “至于武举,便由本将亲自挂名,文武科举每三年举办一次。”

    吕布大喝声下直接断言了此事,百官一个个顿时仿佛找到了事干后,一个个面面相觑下更是充满了斗志。

    那一双双火热的目光中,仿佛都在说看着吧,看着我们家族的人才放光彩吧。

    随着百官退去,就连贾诩都未曾发现半点不同寻常之处。

    众人离去后,蔡邕这才脸色发烫,对着吕布摆手叹气道:“老夫当真是羞愧啊。”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