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族人过来后,都夸贾芸仁义厚道,纷纷给他宣扬名声。

    大米分配到是简单,全都由族老做主,分多分少也不会妨碍到贾芸,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找贾代令帮忙的主要原因。

    分了米之后,则由族里的青壮帮忙送到那些贫困户家里。

    贾芸自己也送了几处,一直忙到快中午了,才回家去。

    在古代,家族大好处不少,就像现在的贾家三房,虽然很穷,但是很少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主要原因就是有族人接济。

    贾芸家以前也被接济过,要不然光凭卜氏做针线活,是很难将儿子养大的。

    另外,族里人多,就不会轻易被外人欺负了,这也是为什么贾芸家孤儿寡母,却很少看到有人找他们麻烦的原因。

    贾芸之所以这么早就要将粮食发放出去,倒是跟贾府有关。

    对现在住在京城的几房贾家族人来说,贾府的接济才是大头。

    贾府每年发放过节物资,是不分贫富的,家家户户的都有,一般是在小年之前发放。

    所以,贾芸必须要跟贾府错开,要不然粮食是发放出去了,却不容易被族人记住。

    做了无用功倒在其次,就怕有人将他和贾府相比,然后说他沾染贾府的名声,那样的话,倒不如什么都不做。

    回到家,袭人和媚人她们也都回来了。

    买了什么东西贾芸不知道,两女搞得神神秘秘的,说是女儿家之间的事儿,倒是让贾芸不好开口询问了。

    忙碌了大半天,身上沾了些雪水和污泥,贾芸洗漱之后,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来到自个儿的书房,看书写字。

    这些天他日子虽说过的悠闲,但功课却也没拉下。

    特别是八股文,他每天都要写三到五篇,不管好不好,写多了慢慢就开始有了感觉,再和一些别人写的经典文章对照一番,倒也颇有收获。

    正写着字,袭人轻手轻脚的端了火盆进来。

    贾芸抬头一看,微笑道:“别忙活了,我又不冷,旁边摆了火盆,反倒是被烟熏的难受。”

    袭人抿嘴儿笑道:“说来也奇怪,我和你都不怕冷,老夫人和媚人却都怕冷的要命。”

    “往年其实-->>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