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影视圈的财富,哦,原来青春电影这么受欢迎,于是资本家开始关注,想着青春电影不好拍么,找几部写的好的,按照周煜文的拍摄手法再拍几部不就好了。

比如现在很火的顾漫写的《微微一笑很倾城》,饶雪漫写的《左耳》,这些都很适合拍成电影,如果担心拍不好,那就直接把周煜文邀请过来当导演,让他帮我们拍,反正我们有钱。

这部电影以后,正式坐实了周煜文新锐导演的身份,并且在华语片的青春片里占有了一席之位,有人好奇,周煜文这个十九岁的少年,怎么就有拍电影的天赋,他甚至都没接触过,哦不对,他接触过,之前在剧组学习过一段时间,就因为这一段时间,就拍出了票房过亿的电影?简直可怕?

周煜文成了继任韩寒和郭小四之后第三个少年成名的青年人,其成长经历与韩寒颇为相同,写了一本一夜成名,接着大言不惭,说什么影视圈就这样,自己只是想拍点喜欢的东西。

前几年韩寒央视舌战群儒,一群专家教授对着韩寒百般刁难,结果几年过后,韩寒还是那个韩寒,依然写书玩赛车,而那些专家教授却是泯然众矣。

周煜文崛起的速度显然快一点,微博上舌战群儒仅仅半年,就一部电影让所有人无话可说,周煜文的崛起,让资本家们嗅到了影视圈金钱的味道,也让一些文艺创作者看到了进军电影业的希望。

比如此时的韩寒,就很想拍一部电影,他想拍的很多,想表现出自己的思想,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拍,看了周煜文的电影,他似乎抓到了什么,但是又像是没抓到。

韩寒想,如果是自己拍电影的话,应该不像是周煜文那样的明朗,他的电影主色调应该暗淡一点,诙谐一点,有一点冷幽默,但是具体怎么拍,他又不知道。

同一时间,一心只觉得写书赚钱的郭四儿从周煜文电影的成功也发现了新的灵感,原本他一直觉得写书很赚钱,无非就是把一些外国不出名的轻翻译过来,换一个词汇就可以写成一部新,根本不用多少精力,一本就能赚个几百万,结果突然发现周煜文这部电影竟然一下子就赚了一个亿。

按照报纸上说的分成,投资方可以拿到百分之三十五,那就是三千五百万,好家伙!就是自己翻译十本都不一定能赚到这么多。

这给了四儿新的思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