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兵灾,如今尘埃落定,民众总算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其间又有多少人家为了活命不得不鬻儿卖女。

    若不是当初实在活不下去,父亲也不会生出卖掉幼子的念头,自己能不能踏上道途还要另说。

    可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皆有来因。

    李晏升起回去看看的念头,因此只在青羊观小住一晚,便向许修远提出辞行。

    许修远见拦他不住,又送出不少银两,供他路上嚼用。

    ……

    又过几日,潞安府西南的一个小城镇。

    说是小城,其实就是一个大点的镇子,名字叫青牛镇,只有那些住在附近山沟里、没啥见识的土人,才“青牛城”“青牛城”的叫个不停。

    只是叫的人多了,就连本镇居民也难免生出城里人的想法。

    青牛镇的确不大,主街道只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卧牛街,连客栈也只有一家四方客栈还算像样,客栈坐落在长条形状的镇子西端,过往的商客不想露宿野外的话,只能住在这里。

    正值晌午,一个青年道士牵着一匹骏马,顺着人流悠悠走入城中。

    直到四方客栈的门口,方才停下。

    像青牛镇这样的小镇,统共也就几百户人家,邻里邻外都是些熟面孔,谁不认识谁。

    偏偏眼前这个颇有些面生的道士,却好似一副熟络的模样,将马牵给客栈的店小二,便大摇大摆走进了底层的酒肆中。

    酒肆不算大,甚至桌椅也都有些陈旧,却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因为现在正是午饭时分,酒肆用饭的客人并不在少数,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座无虚席。

    那道人也是奇怪,不要粟饭,也不要酒菜,只是叮嘱店家要用上好的草料混上鸡子黄豆,去喂同行那匹骏马。

    此人自然是回家探亲的李晏。

    “这位道长,宁可饿着自己,却非要喂饱爱马,可见也是个爱马之人。”

    另一桌上传来善意的玩笑话,一个年纪不大的汉子朝他调侃。

    看身上穿着,以及手边包着铁皮的梢棒,显然是个押送镖物的趟子手,倒是和自己前一世是老同行。

    李晏不禁有些莞尔。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