沌阴影藏于水中, 自称澜沧河伯, 乞食于此人,此人畏怪力乱神而落荒逃去。”

    “复二日, 每每有犬豕鸡豚走失, 其人甚畏, 以为河伯心生怨怼, 遂求愚弟作法开坛, 将那河伯驱逐。”

    “只是愚弟接连作法三日, 未见到河伯踪影, 本以为是同村有鸡鸣狗盗辈,即作罢去, 未想三日后再想起此事。”

    “回溧水县复见之, 然却矢口否认河伯之事, 愚弟观其身上腥味渐重,家中拜的玄君法像也换做成六须鱼躯的老丈,料是有鱼妖作祟,假借河伯之名,行欺世之事。”

    后面的话,基本都是毫无营养的吹嘘。

    李晏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年的安逸生活已经让对方失去了进取心,连疑似鱼妖的踪迹,都不敢去探寻。

    又怕对方迁怒到自己身上,遂才向宗门求助。

    按照常规,他本该先去青羊观,问过鱼妖作祟的详情。

    只是天色已晚,朔方城的城门早已闭阖,无奈李晏只能径直先去往溧水县,打探一番,也方便心里有个底。

    避免偏听则暗。

    经过村口,正琢磨如何找人搭话询问那户人家的情况,李晏忽然瞧见不远处的小路上,有一个背着锄头的农夫步履蹒跚地走来,顿时心生一念。

    主动朝对方迎去,未到身前三丈,李晏突然稽首作揖说道:

    “善福寿,贫道参玄,一路云游途径宝地,见此方圆数里并无客栈院属,遂想往老丈借宿一晚,不知善福寿可否行个方便?”

    来人约莫四五十岁的样子,皮肤黝黑,双手骨节粗大,指缝间老茧丛生,一看便是干惯苦力的庄稼人。

    似乎是没料到面前蓦地多出一个人影, 老丈端是吓了一跳,下意识举起手中锄头作防备状。

    雍国崇道,看清楚说话之人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道士, 一颗戒心方才放下来。

    “家里虽不算富裕,却也未尝缺衣短食,若是道长不嫌弃粗茶淡饭的话,与老汉我一齐回家中去便是。”

    脸上扬起笑容,那老汉合手作揖回以礼,热情地招待说道。

    “福生无量天尊,那便有劳了,善福寿宅心仁厚,日后必有善报。”

    这事儿算是成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