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现在大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科举。

一切事情,都要先为科举让路。

“这件事情,礼部抓紧办。”

礼部尚书:“是!”

“陛下,还有就是各地的学院问题。”

李寻说道:“通过科举的人,或许有的可以直接上任,但是更多的是在等待,臣以为,让这些人去各地教学,凡是满三年的教学经验之后,就可以直接走马上任。”

先生问题。

虽然他建议在大唐各地开设学院,让少年们有学可上,但是先生,也是一个问题。

“准!”

李二也明白,直接准许。

“陛下,凡是能够来到京城参加考试的,在臣看来,都算是人才了,至少,教一些启蒙读物,完全没有问题,臣以为,若是那些落榜的人,也可以让他们去各地教学。”

“一是来可以赚些钱来养家糊口,二是可以提前积累教学经验,如果落榜,可他之后教了三年的学,然后上榜了,可以直接走马上任。”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的减少那些落榜人的时间。”

李寻可不认为,这些人,落一次榜就放弃了。

那不可能!

君不见,范进??

学到老,考到老。

这才是真实。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可不是空谈,一日中榜,扶摇而上,无论在什么时代,读书,都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没有所谓的读书无用的谈论,只有读书,时代才会发展,经济才能进步,科技才会繁衍。

一切定下之后。

李寻骑着自己的小红马,慢悠悠的回到了自己的府中,补觉。

紧接着,就是李二圣旨的下达。

三年的教学经验,对于读书人来说,并不长,而且还可以拿薪资,这对于寒门的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最少。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