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目繁多,但主要是俸钱、禄米和职分田。

    贞观时期从六品官员(京官),一年职分田400亩,俸钱近30贯,禄米90石,换算成后世的人民币,大约是年收入20万。

    如今变化不大,也是这个基本工资。

    说实话并不高,养活一个人不难,但当官的哪个不是仆从甚多,想要养活一大家子就做不到了。

    当然,官员的收入,懂的都懂。

    李彦苦日子过了一段时间,是比较看重钱财的,都不为自己的收入发愁,何况其他人。

    而另外一些福利就比较考验人脉了,比如力课。

    唐朝的成年男丁,要服劳役,也就是给官府免费出力气干活。

    到官员家里来看家护院、站岗放哨,官员们出行的时候前呼后拥当护卫,都是服劳役的内容之一。

    如果这些应该来服役的男丁,家里有事抽不开身,就可以交钱免役,这笔钱就叫“力课”。

    力课的收入往往不少,与禄米的价值相当,比如六品官员的役力是十五人,每人每月交200文钱,一个月就是3贯钱,一年就是36贯,比俸钱还高了。

    不过有时候收不上来,这里面是真的有蹊跷,属于弹性很大的一项收入。

    李彦对于力课不太感冒,百姓的钱被三七分成,他用的也难受,但制度就是这样,令史更是再三暗示,会优先安排。

    双方互通姓名,谈天聊地,办理好基本手续后,李彦行礼道:“多谢卢令史了。”

    卢令史赶忙还礼:“这是下官应该做的,李校尉折煞了。”

    李彦试探道:“我这里还有一事相求。”

    卢令史笑道:“请说!请说!”

    李彦不弯弯绕绕:“卢令史应知,我任内卫武德一职,麾下却无得力能手,吏部汇聚天下人才,能否提供些参考?”

    卢令史脸色微变:“这……”

    李彦道:“我不贪奢,只想选几位县尉法曹。”

    卢令史神情稍稍缓和:“县尉啊……”

    京官一向看不起外官,而地方上的县尉,更是他们眼中的贱职,工作辛苦,升迁困难。

    后来的杜甫,科举之路走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