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裕王和景王都不行,不如你来继承大宝!(2/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老……这是想撂挑子?”

    严嵩立刻把头伏了下去:“臣不敢。”

    嘉靖沉默了稍许,澹澹地道:“敢不敢,朕也不会让你撂挑子!你这个人有一点,朕还是知道的,识大体,顾大局,能用人才……”

    裕王目光微动,景王脸色稍变。

    如果只有前半句,那基本等于废话,走个三辞三让的过场,毕竟严嵩也侍奉这位皇帝二十多年了,总不能一点挽留都没有。

    但加上后半句的评价,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恐怕还真的走不了。

    对于一位俺答汗率军攻打北京城时,群臣上下恐慌,自己却在写青词的宰相,识大体顾大局的评价,基本就是个笑话,但能用人才,这点好像还真的没错。

    严嵩贪权媚上,陷害忠良,桩桩恶举触目惊心,绝对不比严世蕃少,但有一点,他始终保持清醒,治国安邦不能全靠他们这样的人,还要用那些有本事的官员。

    所以这位青词宰相的麾下,还是有不少真才实学之辈的,严嵩数度念叨胡宗宪,颇为遗憾没有将其招来,亦是此理。

    而嘉靖看重的正是这点,身为天子,哪怕再薄情寡性,对于国家还是看重的,严嵩这种既能无底线地奉承,满足他的私欲,又能兜住底,使得百姓虽苦,但不至于走投无路,烽烟处处的首辅,确实难得。

    因此嘉靖并没有让严嵩倒台的打算。

    当然,留下严嵩,不代表严党能过关,更不代表严世蕃能过关。

    嘉靖警惕于严党的急速膨胀,也厌恶严世蕃入天师府修行。

    这两件事,还真是严世蕃的过错。

    前者体现在与徐阶的联姻上,那是严世蕃一力促成的,他觉得这位看似唯唯诺诺的徐阁老,是严氏将来的大敌,以联姻打压其声名,束缚其行动。

    后者则是严世蕃早早抓住道医的身份不放,结果自己也被绕进去了,还真把这位天子都尊崇的大真人,当成给自己看病的医者。

    有鉴于此,嘉靖问道:“严阁老以为,当如何处置严世蕃?”

    严嵩斩钉截铁道:“惊扰圣修,扰乱社稷,就是犬子,也绝不徇私留情,当杖责流放,予以重治!”

    嘉靖又浮现出似笑非笑的表情,不高不低的声音在大殿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