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办葬礼,缉拿妖人,迎回神医!”

    吕芳见这干儿子思路清晰,并没有乱了阵脚,声调这才降了下来:“陪都的勋贵要好好安抚,他们祖上都是大明的功臣,轻慢不得!”

    勋贵是一个很特殊的团体,在朝堂的核心权力中,他们其实已经靠边站,但很多时候又不能完全忽略,还是具备着一定的影响力。

    这起事件明面上最大的风波,就是魏国公徐鹏举之死,内阁和司礼监商议,准备将徐鹏举的遇害,定义为阻拦妖魔,以身殉国,举行规模隆重的葬礼,奏章已经批了红。

    光是抬高身后名不够,还要寻找那个假死逃遁的妖魔陶道人,更有不少人心中真正关心的那位李神医。

    这三件事情的优先级,其实是逐渐提高的,但杨金水一说,好似勋贵的事情变得最重要,确实能安抚人心。

    眼见吕芳神情稍稍舒缓,陈洪却不希望杨金水这么轻易过关:“你要缉拿那妖人,说的倒是轻巧,天下之大,妖邪往深山老林一钻,你又到哪里拿人去?”

    杨金水低声道:“禀告大人,孩儿是否要将妖人的身世揭露?”

    陈洪一怔,吕芳则澹澹地道:“纸包不住火,这里没有外人,说吧!”

    杨金水道:“根据朝天宫和神乐观的证实,陶道人出身与天师陶氏有关,乃陶氏族人的私生之子,其母是妖类。”

    “正因为半人半妖,才能欺世盗名,让南京群臣都信任他,期盼炼出能治愈疫病的灵丹妙药,被其所惑。”

    “此人至今没有透露过真实姓名,若要发布各地通缉,还要向陶氏问明情况!”

    ……

    “与妖生子?”

    四名秉笔太监听得瞪大了眼睛,他们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陶氏人居然玩得这么花?

    吕芳也觉得挺没滋味,看向刚刚出面的陈洪:“洪儿,与陶氏沟通之事,交予你如何?”

    陈洪脸色剧变,赶忙拜下:“大人恕罪,孩儿才疏学浅,连天师的话都听不懂,如何问这等事啊……”

    才疏学浅倒不是谦虚,以前朝代的太监,普遍文化水平低下,但明朝的太监是送入内书堂学习的,从小读书写字,教授的老师是翰林院的学士,不少太监的学问甚至不逊于外朝的科举官员,才能那么熟练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