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想放弃,又道:“司马懿着实善兵事,但他不是神仙,手里就几千乌合之众,洛阳有十几道城门,守不住、打不赢,能拿大将军怎样?正好文将军也来了,文将军虽不得将士之心,却是一员猛将,让他率精骑冲阵,先打垮司马懿的军阵,大事瞬息可定!”

    他看了一眼周围的鹿角,“大将军在这里修鹿角有什么用?司马懿若是能调动中外军,或认定中外军见到大将军不倒戈,早就派兵来了,还等什么?”

    曹爽叹道:“汝等且歇着罢,再想想办法。”

    就在这时,忽然见尚书陈泰单骑来了。众人都引项观望,并没有什么动静。

    因为来的人是陈泰,这是个比蒋济还要更中立的人,曹爽等人甚至上前接应,揖拜寒暄。

    陈泰与司马懿的关系很一般,主要是在因为在明皇帝时期、他父亲陈群曾与司马懿争斗过很久。陈群甚至指使过心腹陈矫、说过很严重的坏话,说司马懿是能臣、但并不是忠于社稷的忠臣。

    见礼过后,陈泰径直拿出了一封书信。

    在曹爽拆信观阅时,桓范观察着曹爽的神色变化,曹爽好像松了口气似的。等曹爽看完信,桓范便主动索要过来,也看了一遍。

    司马懿的亲笔信,而且末尾有太尉蒋济、侍中许允,包括陈泰自己的签名。内容大概是劝说曹爽回去认罪,并有许多老臣保他的爵位和富贵。

    陈泰说道:“大将军明鉴,如今大势已去,还有那么多人保大将军,大将军定要抓住机会阿。错过了今天的话,以后还有谁愿意保大将军?”

    “啧!”桓范发出了一个声音。

    陈泰神色复杂地转头看了一眼,又道:“太傅当众指洛水发誓,只要大将军回去、必不会害大将军性命,若有违誓,全族皆灭、后继无人!不然蒋太尉等人,怎敢保大将军无事?”

    曹爽忙问道:“真的?”

    陈泰皱眉道:“我颍川陈家的人,还会当众说出如此拙劣的谎言不成?”

    曹爽隐约已经动心,但仍在犹豫。

    陈泰便又语重心长地说道:“先帝托付太傅与大将军辅政,大将军却独揽大权,法令朝令夕改,有些事做得确实过分了。诸公也劝过大将军,大将军若能听劝,事情何至于到兵谏的地步?不如回去认个错,事情则可化解。”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