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嘘几句干得很好、但好像又不知道好在哪里,便直接干到九卿级别。现在年纪和秦亮差不多大,没做几年官,已经封了征蜀将军、在此役中的地位仅次于曹爽和夏侯玄。

    秦亮也懒得管那么多,他与两位大人物寒暄了一番,意思到位,很快就告辞走了。

    时间并不充裕,郭淮出发的时间就在下月。因为是前锋,所以出兵要比曹爽的主力早。

    秦亮带着两个随从,便开始寻人问话,先是找刺史府里走过蜀道、熟悉秦川的将士,然后他又去了骆谷口附近,找官吏屯民询问。

    不出半个月,秦亮从洛阳专门准备的佐伯纸、便消耗了将近一半。幸好他早有准备,不然这么多图用简牍、不知道有多重。

    据说这些纸张不容易保存,但秦亮也不是为了存档,反正能保存几个月就已足够。

    图当然不准确,但比他在洛阳看的简牍要详细得多,而且不限于傥骆道的路线。因为傥骆道近太白山,所以太白山周围的河流、地形、水源情况,他都会询问。

    果然不出秦亮所料,根据走过傥骆道的老兵叙述,傥骆道上有多段路找不到水源。而且郭淮显然知道,他在准备出征时,备了很多水袋和葫芦。

    很多事都来不及做了,秦亮只向郭淮提了个要求,制作一些加长的步兵矛。长矛最容易制作,长安城就有制作兵器的作坊,一根木杆加个铁矛头而已。

    二月上旬,前锋近万众挥师出兵。

    此时曹爽与他的参军谋士们还没到关中,但估计已经率领中外军离开洛阳。

    秦亮跟着中军,离开长安城之后便往西南方向进行,关中平原的道路又宽又好走。但刚渡过芒水(黑河),秦川的山影便出现在了天边,仿佛是黑云压境。

    很快大军到了骆谷口,先扎下军营,然后分批进山。

    前一天大伙还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刚进骆谷口,景色便是骤变。秦亮仰头观望,特别是道路西边的那片山,又高又大、形成山脉,一眼望不到头,人也不可能爬得上去。

    两边都是大山,秦亮回望长长的军队,忽然觉得、千军万马在这里都显得十分渺小。

    不几日,便开始有栈道、过索桥,军队走得并不快,遇到损坏了的设施,还要停下修理。

    秦亮看着荒山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