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烈被调离歌陵,去往北疆创建北野军。

    刘疾弓留在了歌陵,创建了怯莽军,两年后,刘疾弓也率军前往北疆,拓跋烈驻守边陲,刘疾弓驻守云州。

    再后来,冬泊发来加急书信,求玉天子救援,玉天子随即下旨调兵。

    北野军和怯莽军开赴冬泊,谁又能想到,这一战,会出那么大的变故。

    当时,大玉左相万域楼上奏说,如此大战,为了让冬泊人感受到大玉与冬泊同仇敌忾之心,当有皇族之人亲自北上督战。

    玉天子随即准奏,派业郡王谢拂晓,大太监高庸赶赴北疆。

    这些事,林叶已经查的很清楚。

    所以他一直都在怀疑,当初玉天子就想借机除掉拓跋烈。

    大将军刘疾弓出事,大概和天子无关,而是和业郡王有关。

    林叶查过,当时大将军刘疾弓的怯莽军,先是调派出最为精锐的无惧营,为拓跋烈的北野军探路。

    世人皆知,大将军刘疾弓最善训练斥候,而无惧营,是怯莽军中挑选精锐所建。

    正因为如此,拓跋烈与他协商之后,刘疾弓下令无惧营先开拔。

    当时怯莽军大队人马,一万余人,是负责为北野军运送粮草物资。

    业郡王谢拂晓和太监高庸就在怯莽军中,他们倒卖军粮物资的事,被大将军刘疾弓得知。

    而后,刘疾弓就得到拓跋烈军令,说是北野军中了埋伏,请刘疾弓即可率军驰援。

    在去救援的半路上,刘疾弓被至少十几倍的娄樊人围困。

    死战之下,一万多怯莽军,杀娄樊人七万余,在粮草耗尽且已有几日没能吃饱的情况下,娄樊人依然不能击败怯莽军。

    此时刘疾弓已经知道自己是中了奸计,所以派人突围求援,同时派人给无惧营送信提醒。

    结果没想到的是,贼人比他还快一步,假传军令,调集无惧营救援,半路上也被娄樊人伏击。

    被收买的人,跑去见拓跋烈,拓跋烈才知道出了这样的大事。

    他根本就没有中伏,也根本没有派人调怯莽军来救援。

    闻讯之后,拓跋烈亲自率军赶去救刘疾弓,可是在半路上,叛徒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