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黄瓒就算如愿入了阁,大概半年左右就要退下去了,最长可能也不会超过一年,因为黄瓒这个阁臣只是个过渡,而唐寅才是「新贵」,如果让唐寅入阁......那还不干个三五七年的?

    「唐翰林……啊不对,应该称呼您唐学士,鄙人给您见礼了,恭喜恭喜。「苏熙贵笑颜如花,却跟狗尾巴花一样不招人喜欢。

    朱浩道:「先生,你都当翰林学士了,今明两日,你该去一趟翰林院,把交接事宜给办一下。「

    唐寅紧张兮兮地问道:「你确定,以后我不用每日去翰林院处置事务,还像今日一般逍遥自在,对吧?」

    朱浩笑道:「瞧你问的……这么说吧,就算你想每天都去,翰林院的人也不会欢迎,你就算一年不在他们面前露面,他们非但不会怪责你疏于政务,反而会欣然觉得你维护了大明体统,是难得的好官,不知你信不信?」

    「这……」

    唐寅一听,顿时有些灰心丧气。感情自己在朝堂这么没存在感呢?不过想想也是。

    皇帝增加议礼翰林学士的职位,本来就遭遇朝中诸多非议,黄瓒作为正统文官,每天去翰林院都遭人白眼。

    现在换了他唐寅去干这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别人自然都巴望他不出力……这样就等于是把皇帝设议礼翰林学士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点。

    「明天再去吧,我先回府。」唐寅意兴阑珊。

    现在他当翰林学士的事已经确定下来,得回到家中等候诏书和官牒送达。

    朱浩道:「先生你还不能走,一会儿要跟我去见个人。」

    这次连苏熙贵都提起兴趣,跟唐寅一起好奇地望向朱浩,想知道是谁。

    朱浩也没隐瞒:「应该是那位张翰林。」「你是说……张秉用?」唐寅思路瞬间清晰活络起来。

    先前朱浩说过,如果不是他唐寅,那成为翰林学士最热门的人选应该是张璁才对,而张璁为了大礼议忙东忙西,更是不惜开罪满朝文臣,在地方和南北两京等处奔走,联络那么多人,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飞黄腾达。

    可现在大礼议已初步有成果,皇帝对朝堂的大清洗已显露眉目,却是空出来的议礼翰林学士职位依然没落到他头上,他心里能平衡?

    问题还是被唐宝这个一直都抽鸟事外的散人问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