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内,有关新人入阁之事正如火如荼进行。

    廷推已经开始。

    但第一次廷推,除了朱四提出的刘春之外,只有石和丰熙二人得到了提名,但显然石班和丰熙在声望上不如刘春,一时间刘春入阁的呼声高涨,连翰林院中很多人都觉得,这次入阁的机会非刘春莫属。

    可也有人认为,礼部尚书毛澄应当入阁,若是毛澄出来应选的话,那几乎是十拿十稳的事情。

    但毛澄自己对此事却没半点兴趣,甚至都没做相关的运作,也是他知道,现在留在礼部还能当一部大佬,能做点事情,或是在某些事上不受杨廷和的管控,可若是入阁……那就彻底成了杨廷和附庸和小弟。

    毛澄可不傻,这种给自己找麻烦的事,他才不会去做呢。

    第一次廷推后,杨廷和私下跟蒋冕、毛纪二人商议。

    毛纪直言不讳道:「我看明日陛下很可能会再有动作,现在怎么看,事情都好像有些不对头。」

    蒋冕神色拘谨,未予以评价。

    杨廷和则感觉到,此事多半跟杨一清或者谢迁回朝入阁之事有关。

    毛纪问道:「介夫,不知你作何感想?」

    杨廷和道:「若是再无人选推出,或当以刘东川入阁,如此既能安人心,也能让陛下不再于此事上纠缠。但要确保入阁者,只有一人。「

    「这……」

    蒋冕和毛纪对视一眼,二人眼神中都多少带着些许不理解。

    其实这就是格局了。

    杨廷和在朱四登基后,一直采取的是强硬但不失委婉的方式去跟小皇帝沟通,看起来杨廷和很强势,但其实在大礼议、人员调度等方面,杨廷和表现出了极高的涵养,明知跟小皇帝死争到底会破坏君臣间和谐的关系,所以在很多事上都选择妥协。

    自打新皇登基开始,从六部尚书的任命,以及对王琼陆完等人的定罪,还有让袁宗皋入阁,对唐寅入朝之事的妥协……

    每一件事上,杨廷和都是多少有些利益损失的,也就是说,杨廷和不是那种为了强硬而强硬的人,他懂得审时度势,心胸豁达,乃是个会做实事的权臣。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杨廷和在朝时,即便跟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