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脑袋也想不到,朱四费这么大的劲,就是想给朱浩升官,体现出皇帝对朱浩的重视,所以他压根儿就没往朱浩身上做任何联想,只是想小皇帝是要从年轻翰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孙交先前对于增加内阁大学士之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此时孙交建其他人在经筵日讲官的问题上也是默不作声,只能硬着头破出列道:「陛下此议甚好,翰林院中从来都不乏年轻厚学之士,是该让年轻人多接触陛下,年轻人朝气蓬勃,或能带给陛下新思路。」

    要说在场人中,隐约能感受到新皇目的的只有孙交。

    因为孙交隐约知道朱浩在新皇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小皇帝拐弯抹角提到要在经筵日讲官的问题上增加年轻人,很有可能是想让朱浩加入其中。

    朱四笑道:「孙部堂是这么想的吗?真好,那杨阁老和诸位……如何看?」

    问题再次抛给了杨廷和。

    杨廷和县侧目望了孙交一眼,似在怪责对方一席话是在给自己出难题,随后拱手道:「老臣会酌情考量。不过可能,要等到秋日重开经筵后才可实行。」

    朱四道:「现在天气还不是很热,朕觉得可以再开几天日讲,朕少年便继承大统,深感责任重大,希望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到治国方略,只要他们不觉得辛苦就好。」

    蒋冕笑道:「陛下向学乃天大的好事。如此下臣等人,会做安排。」

    蒋冕顺着杨廷和的话说下去。

    既然老杨你说同意皇帝的主张,那我们就给安排妥当。

    皇帝一心向学,这不是好事吗?

    难道皇帝远离儒者就好了?

    正好利用经筵日讲的机会,多对小皇帝灌输儒家思想,让其接受我们文官治国那一套……

    实在没理由拒绝啊。

    ……

    ……

    出了乾清宫。

    杨廷和跟蒋冕并肩而行,二人不用回内阁值房,因为当晚轮到他们值夜,这会儿得回家去好好休息。

    「难道你没听出,陛下想从年轻人中,找一些人用作私利?」杨廷和皱眉问道。

    蒋冕叹息:「此等事,堵不如疏。」

    有些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