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工部尚书赵璜来了未必都能把这次拍卖叫停,毕竟唐寅直接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工部,但还是要尝试一下。

    “两万六千两!”

    “三万两!”

    拍卖有条不紊进行,而且愈发火热。

    在场大多数不明就里的商贾,看到眼前这场面,都觉得自己的人生观被颠覆了。

    一个尚未投产的煤矿,就敢竞价三万两?

    要知道先前张氏外戚几处煤窑加起来,才卖了八万两银子,而且已超过很多人的心理价位,要知道张氏外戚拥有的煤窑在西山那一片已经是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了。

    这些竞投新煤窑的商贾,疯了吗?

    不过有心人马上发现一个问题。

    出来参与竞拍的,在上一轮拍卖中都没有露脸,也就是说,这些人到现场,目的并不是张氏外戚的煤窑,而就是新煤窑。

    且这些人从衣着特点到口音,再到他们的排场,应该是来自江南的商贾,且许多跟在场的商贾有着生意上的往来,并不是说朝廷找了一群托,因为这些江南商贾有钱有势,真的有能力开起一座新煤矿。

    “四万两!”

    就在拍卖价格暂时止步于三万两,场面一度陷入僵局时,又有一人走了出来,大声喊了一句。

    人们齐刷刷看了过去。

    苏熙贵!

    要说苏大财主在京城商贾中那是赫赫有名。

    不管是人脉还是背景,绝对算得上是京城商贾的扛把子,人家有着南户部尚书黄瓒的背景,目前又联合徽商在全国各地大肆开办银号,谁都知道他出得起这银子。

    “四万一千两……”

    就算苏熙贵出价了,徽商中还是有人参与竞价。

    足以说明这一个煤矿的价值并没有封顶。

    在场商贾,尤其是那些受杨廷和所托前来拍卖煤矿的晋商,开始交头接耳,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重要讯息?

    为何连这群南方商贾在做什么都搞不明白?

    ……

    ……

    “哈哈?四万多两银子了吧?”

    朱四正在茶楼看热闹,此时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