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还不够埃”

    听了这话,在场的人都觉得朱祐杬格局很大。

    不单纯要保一方百姓安稳,连周边府县百姓的安危也记挂于心,这说明人家的视野并不局限于安陆这弹丸之地。

    “王爷,此番赈灾中,有三人居功至伟。一位是唐先生,他出策出力,江堤上几日几夜不眠不休,让兴王府赢得本地百姓交口称赞

    “再就是袁长史,他统筹王府上下,积极与本地官绅联络,救灾调度有方最后是朱浩,一应预警和救灾注意事项,都是由他提出,若非他谋划,就算王府反应及时,也难以仓促间完成防灾大计。”

    张佐很公允,上来就把功劳全推给别人,连袁宗皋都有一份,就是不提自己在其中的辛苦。

    朱祐杬微笑点头:“王府中人能为地方百姓做实事,我很高兴,身为大明藩王,有这样的属下,何其幸运?唐先生,我决定这次一定要为你上表请功。”

    在场那么多王府官员,都用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望向唐寅。

    如果说唐寅初来时,王府中一些官员还想与之叫板,觉得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不过如此经历过这一年多的事情后,这些官员都看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的档次跟唐寅根本没法比。

    人家学富五车,不但教导世子有方,更是称职的幕僚,得到兴王的信任,还事事亲力亲为,从胆略到才气,都不是一般人可比。

    不遭人妒是庸才,唐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有在王府立足的资本。

    连素来仇视他的那群人,现在也不敢与其正面争锋。

    唐寅笑了笑:“兴王谬赞,在下不为名利,何况在下乃先皇钦点不得科举进仕,不想为王府造成困扰。”

    唐寅明白事理。

    一来他不想被人知道自己挂靠在兴王府,这不是什么光荣的事,他在南昌城装疯卖傻之事,已在宁王府有心宣传下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人人都当他是个老年疯癫的穷困潦倒书生

    现在突然告诉别人,自己离开宁王府后,转眼就在兴王府混得风生水起,还给王府和地方百姓立下功劳,你让天下人怎么想?

    更让宁王府的人怎么想?

    宁王一怒之下,派人来暗杀,他在安陆就没法过安生日子了。

    再就是他生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