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桂萼是张璁在南京的旧识,逐渐通过大礼议对外发表意见,得到皇帝关注,并顺利入翰林院为侍读,张璁让桂萼走一趟,那就是说……张璁想把自己归入杨一清麾下。

    但若杨一清回来,到底张璁和杨一清谁排次居上,这就有说法了。

    本来杨一清一定能压住张璁,但问题是张璁现在已经是翰林学士,回头若是被皇帝提拔入阁的话……杨一清一定能压得住这个入朝没几年的进士?

    朱四道:“桂萼?还有不同意见吗?”

    黄瓒走了出来:“臣推荐,礼部朱侍郎前去。”

    又是不出意外的举荐。

    现在多数人都能看出来,朱浩就算不是传统的议礼派成员,也是倾向于议礼派,而皇帝对朱浩的破格提拔,可能有朱浩是唐寅学生的原因,但更大的可能是……朱浩这小子就是个二五仔,以前潜伏在文官这边当卧底,现在只是公开了其真实身份。

    “不好。”

    朱四直接回绝了这个意见,“朱侍郎最近还有很多差事要做,朕对他的任用也愈发多起来,怎可能让他去镇江?这一去,可能就要一两个月,还是让桂萼去吧。”

    在场大臣心里都很奇怪。

    让朱浩出京城一两个月,皇帝就受不了了?

    那以前朱浩去个南京,还三四个月呢,去永平府当知府,也一去数月,甚至皇帝你还发配朱浩去西山煤矿服役两个月呢……皇帝你不会是健忘吧?

    难道说,彼一时此一时?

    再便是派谁去,真有那么重要?不管是朱浩,再或是桂萼,只要杨一清真心想出山,怎么都会接诏。

    不想出山,就算皇帝你亲自登门,也白搭。

    ……

    ……

    朝会结束。

    朱四返回乾清宫,犹自不忘派人传旨,将唐寅召进宫里,同时让另外四名内阁大学士到乾清宫等候。

    这意思是……朕想亲眼见证唐寅入阁这件事。

    等唐寅到来时,都已经是半个多时辰后了,四名阁臣在乾清宫外等候,一个二个脸色都很难看。

    这大年初五,北风凛冽时跑到皇宫里罚站,让人觉得分外悲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