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南北受敌,这时,只有刘备这边频频散发善意的,才是他们投靠的明主。

    “汉明带来了这个大好消息,主公,我建议派人去往西河郡,大肆宣布如今长安动乱,再遣关将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徐公明为跳板,劝说杨奉部率先投诚,之后,郭太孤立无援,则必将臣服!”

    郭嘉献计道。

    “好,就以奉孝之计行事!”

    荀攸笑了笑说到:“不过,收复白波军之后,可先留之屯兵于西河,待到我方准备向南匈奴用兵,这股力量虽不能起决定作用,但也可行疑兵之计,北上震慑南匈奴诸部,让他们不得不派兵马抵御白波军北上!”

    “大善!”刘备开心道。

    秦耀左右看了看,疑惑道:“主公,为何不见元直?”

    刘备解释道:“前些时候,子龙修书,让元直北上,助他操练当地征召的兵马,他则亲自统率千名背嵬军,随时准备行动!”

    秦耀恍然,的确,把徐庶这种军阵战术大师留在晋阳处理政务,还不如把他放到北地磨炼的好,想来通过不断的战斗,他能够更轻松地巩固自己所学。

    秦耀也早已将武穆遗书拓印出来,交由刘备麾下诸将,徐庶,无疑是文人之中,对这部兵书最为热衷的一人了。

    “那如今北地战事如何?”

    刘备看向荀攸,荀攸会意。

    作为统筹全局的战略性人才,他在军事会议上,更是担当了参谋长一职,大小战事,无不清楚。

    “自郎氏骨都候与于夫罗部兵败因元直一把大火败于阴馆之后,南匈奴王庭,急令屯兵云中郡的呼衍骨都候率部南下,以定襄郡至马邑为活动范围,以㶟水为界,多次侵扰雁门当地百姓,导致阴馆城重建计划搁浅,子龙几度出击,对方一触即退,并未与之交战!”

    “除此之外,屯兵北地的韩氏骨都候也已经被调派回了雁门郡,配合右贤王驻防,代郡的栗籍骨都候屯兵于平城白登一带,随时有出兵雁门郡的计划!”

    “这么说完,南匈奴剩下的四部兵马,都被当初的右贤王,如今的南匈奴单于给调回来了?”

    秦耀笑道。

    荀攸点了点头:“南匈奴自左南部、郎氏骨都候部、于夫罗部、当于骨都候部接连受挫后,如今已经将我-->>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