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为科大新创基金的总负责人,在阅历方面自然也得常人可比。

    初次的惊讶过后,他很快便想通了一些前因后果。

    虽然物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以及新创基金都属于科大旗下的单位,但彼此之间不是相加就等于1那么简单的,各自的诉求也不一样。

    比如每个学院的经费、奖学金、教职工福利都不相同,其中的差额绝大多数便是源自学院占股的企业。

    而新创基金呢,则主要是对科大和科院负责。

    说到底,就是钱进哪个袋子的问题。

    钱被科创基金分走,大概率就不会回到学院的兜里,但学院占股的分红,大部分都可以留下来自己用。

    同样,进了科创基金袋子里的钱,郑祖的支配度也会更高——这里的支配度不是指贪污啥的,而是单纯的字面意思,搞风投的嘛,没人不想自己口袋里的钱多点。

    实际上不止科大,几乎每所大学有什么新专利出现后,相关学院和校基金几乎都会做过一两场。

    因很明显,潘院士是被请来的救兵。

    不过救兵归救兵,没有理的事儿郑祖还是不发怵的,哪怕真闹到校董那儿他也占着理。

    想到这儿,他不由皱眉道:

    “潘院士,您这话我就不太理解了。

    徐博士的成果明明是生物医学的范畴,怎么就和物理学院扯上关系了?

    这是不是有点...有点无理取闹了呢?”

    “怎么就无理取闹了?”

    潘院士笑着看了他一眼,从身上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他:

    “你看看这个。”

    郑祖接过文件看了几眼,很快便有些头晕眼花了:

    “5-环氧...氧-1-十六碳..碳炔?”

    潘院士点点头,朝田良伟打了个眼色。

    田良伟很有默契的将徐云的研究报告摊开,找到了其中一页:

    “喏,郑秘书长你看,《关于5-环氧-1-十六碳炔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差异报告》,它们是相同的物质。”

    随后潘院士指着报告上的公章,解释道:

    “小徐他们的课题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