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多。

    没错。

    十九株。

    除了陈书同发现的那一处七八株雄性不育株的聚集点外。

    采集队伍还在这处聚集点几十米开外的地方,发现了另两个分别由四株、七株雄性不育株组成的小群落。

    按照后来另一位知名土壤学家熊毅的分析,这三片雄性不育株群落之上应该还有一株一代本。

    这株一代本在活着的时候洒下了不少种子,这些种子被瀑布当地的食草动物给带到了周围的树林里,最后形成了这三片群落。

    当然了。

    那株一代本现在肯定早就已经凋零到连灰都不剩了,但它留下来的这些二代本依旧价值极高。

    接着李觉顿了顿,继续说道:

    “开渠同志,根据我了解到的消息,不出意外的话,首都可能会在南方选个地方来培育水稻。”

    “目前初定的区域有三个,分别是琼海,湘楚、蓉城平原一带。”

    “开渠同志,你对这个区域的选址有什么看法吗?”

    哒哒——

    杨开渠闻言食指在椅子上笃笃的敲了几下,沉吟着道:

    “琼海,湘楚、蓉城平原?这可都是好地方啊。”

    “不过如果要我选择,我的建议还是去琼海吧。”

    “琼海?”

    李觉掀了掀眉毛,他还以为杨开渠会推荐自己工作的蓉城平原呢:

    “为什么?”

    也不知道是不是长期教书育人的缘故。

    在听到为什么后,杨开渠顿时来了些兴致,强忍着病痛坐直了些许身体,解释道:

    “李厂长,你是搞工业的,对于水稻这种作物可能不太了解。”

    “水稻是一种对环境极为挑剔的植物,尤其是秧苗更不易存活,根据我们的经验,它生长的最低温度一般为12℃,最适温度为32℃左右。”

    “如果温度低于12℃,则轻则根和芽停止生长,重则整株死亡。“

    “除此之外,水稻繁育下一代对温度要求更加严格,在开花、授粉等流程中的最适温度为25~30℃,低于这个温度,则可能出现大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