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他认为学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

    而这个决定也让华罗庚留下了一个被人后世津津乐道的趣闻——这位数学大家只有一本初中毕业证。

    接着在剑桥的两年中。

    华罗庚写出了二十篇论文,其中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国际上命名为“华氏定理”。

    建国后。

    在普林斯顿当任教授外加治疗腿伤的华罗庚毅然归国,《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便是出自他手。

    诚然。

    由于种种原因,华罗庚在数学方向上的成就可能算不了当世顶尖。

    比如说他在多复变函数方面建树颇深,但距离菲尔兹奖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不过对于华夏人来说。

    华罗庚先生的贡献当之无愧可位列数学史前茅!

    因为他是华夏多个数学领域的奠基人,属于标准的开路者,这不是数学某项成就或者定理能比拟的。

    华罗庚先生先期做基础数学(纯数学),后来又和钱五师类似,出于国家需要转行做应用数学。

    接着进入计算数学领域,最后还开拓了华夏管理科学基础和经济理论的大路。

    某种意上来说。

    只要你经历过九年制义务教育,那么你都算是华罗庚先生的徒子徒孙。

    因此就和陆光达一样。

    可能千百年后,世界上其他国家已经没多少人知道陆光达和华罗庚的大名了。

    但对于任何一名华夏人而言。

    他们都是要被刻在血脉里铭记与敬仰的先辈。

    而除了华罗庚之外。

    剩下的陈景润和冯康同样也是国内顶尖的数学大老。

    当然了。

    提到陈景润,就不得不首先提到另一个概念:

    《哥德巴赫猜想》。

    后世随着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问世,哥德巴赫猜想在国内早已家喻户晓。

    但实际上。

    哥德巴赫猜想包括两个部分:

    1.每一个大于 7的奇数都可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