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可能,海对面的这套理论无法在应用上迭代,其实就是因为其中某些环节其实是有问题的?所以才没法在现实适配?”

    唰——

    徐云此话说完。

    桌边霎时变得落针可闻。

    这股寂静在更远处算盘和讨论声的对比下,形成了一副极其微妙的画面。

    “.......”

    过了足足有好一会儿。

    陆光达方才从惊诧中回过神,与一旁的老郭彼此对视了一眼。

    不夸张的说。

    徐云的这番话实在是太具有冲击力了,甚至动摇到了他们的认知。

    但另一方面。

    不可否认。

    徐云说的这些话虽然在认知上有些难以接受,但在逻辑上确实是有可能成立的。

    根据海对面主动公开的信息。

    曼哈顿计划对于中子运输方程采用的是近似解,也就是二维球坐标系的一种并行SN算法。

    这个方案采用了区域分解和并行流水线相结合的空间-角度方向的并行度计算,并行效率大概在52%左右。

    同时这个方法存在很大的失误率,量级越高就越可能出现错误,势必遭到淘汰。

    因此与选择研发更困难的铀弹而不选择钚弹一样。

    陆光达带领的理论组否决了这种并行算法,准备自己重新搞出一套可以长期使用的理论出来。

    顺带一提。

    后来的高卢在这方面居然也没举白旗,同样放弃了并行SN算法——倒是约翰牛取了个巧,继续沿用了这种方法。

    接着又过了一会儿。

    陆光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徐云问道:

    “韩立同志,既然你觉得这个模型有问题,那你能找出出错的环节吗?”

    “毕竟口说无凭,凡事是要讲证据的。”

    徐云闻言沉吟片刻,最终轻轻摇了摇头:

    “陆主任,很抱歉,由于时间有限,核心的错误所在我肯定是没法给您找出来的。”

    “毕竟我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