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茶,随后说道:

    “老师,我理解您的意思,您放心吧,我钻的不是那种概念上的空子。”

    随后他从身上掏出纸笔,边写边解释了起来:

    “我的想法是能不能通过某种合成技术,将信息素与吡虫啉结合成一种新的强效毒药?

    比如它既具备信息素的吸引功能,又具备吡虫啉的多代传播效果?也就是信息素会随着吡虫啉的扩散而扩散?”

    看着徐云在纸上洋洋洒洒写的几行字,田良伟隐约有些懂了:

    “合成新型毒药?我好像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了。

    普通的杂糅药物是通过信息素吸引目标,让它吞食毒药后进行扩散传染,但由于没有携带信息素的缘故,多轮传播的效果曲线一般不会很理想。

    而小徐你的想法就是让毒药也具备信息素的效果,等目标离开了诱饵处后,自身就成为了一个散发信息素的新诱饵,甚至可以传递多代?”

    徐云点点头,肯定道:

    “没错,这就是我认为的第四代甚至第五代吡虫啉的方向。”

    田良伟抿着嘴仔细思索了一番,脸上的表情依旧有些不乐观:

    “理论上似乎可行,但技术上却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目标单一,一种昆虫的信息素只能对本物种的成虫有效,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飞蛾粘板,它只能捕捉到飞蛾,其他的苍蝇蚊子根本没法捕捉到。

    二就是合成起来需要突破对应的信息壁垒,这点实在是太困难了,否则那些知名公司或者实验室早就把它搞出来了。”

    说着说着,田良伟便不禁摇起了头。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目前几乎所有的信息素毒药,都是通过物理杂糅的方式制成的。

    这种生产方法不能说生产企业是傻X,而是因为他们做不到将信息素与生物毒药合成为一个全新的物质。

    作为国内生物医院的权威大拿,田良伟自然清楚信息素与生物毒剂的合成到底有多困难,眼下拜耳、辉瑞、罗氏、诺华这些公司都在朝这个方向进行研究。

    这种技术的突破对于科学界来说起不了多少波澜,别说诺贝尔奖了,连卡里夫奖或者拉斯克奖都摸不着边,但背后映射的市场却不是一个小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