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点粒子想要取代铷原子在重力梯度仪的位置...或者直白点说,要让孤点粒子具备适配重力梯度仪的可能性,徐云就必须要解决一个最最最基础的问题:

    怎么搞出像铷原子一样的量子态?

    做不到这一步,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潘院士也绝不可能同意徐云的立项。

    换而言之......

    潘院士提出的这个问题,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面试’。

    “形成量子态?”

    徐云昨天和赵政国聊完立项的想法后,在夜里便对实操环节进行了思考。

    虽然依旧有很多问题没有结果,但对于量子态这种必须跨越的门槛多少还是有了些解决方案:

    “老师,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在设备上放置一个塞曼减速器,通过一个反向传播的激光束与微粒进行共振跃迁。”

    “如此便能初步筛选出合适的孤点粒子,并且确定它在每个能级的粒子数分布。”

    “接着按照玻色统计理论,我们知道每个能级的粒子数分布之后,可以利用态密度把求和转化为积分来计算总的粒子数。”

    “接着便是.....轨道耦合。”

    “目前咱们国内在一维人工自旋轨道耦合已经有了一定成果,所以如果能完成孤点离子在二维以上的自旋轨道耦合,我认为完成量子态应该不成问题。”

    潘院士手指敲击桌子的频率逐渐放慢,最后陷入了沉思。

    早先提及过。

    所谓波色-爱因斯坦凝聚,便是将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基态。

    而这种基态,实际上就是量子态。

    因此超冷原子的物理研究,有相当多属于量子....或者说潘院士的研究领域。

    例如徐云提到的自旋轨道耦合。

    在超冷原子中实现人工自旋轨道耦合并研究新奇量子物态,这是目前超冷原子物理最重大的前沿课题之一。

    在2016年的时候。

    科大就曾经和北大理论组合作,提出并构建了二维拉曼耦合光晶格,实现了二维自旋轨道耦合拓扑量子气。>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