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着。

    徐云看了看身边的法拉第,二人很有默契的彼此一点头。

    随后徐云继续对乔吉亚·特里说道:

    “特里先生,没人会拿自己的名声去对如此重要的实验造假——你以为今夜之后,不会有人重复验证这两个实验吗?”

    “你觉得我、法拉第先生还有剑桥大学的校董是有多脑残,才会在这种关头弄虚作假?”

    “这......”

    乔吉亚·特里下意识的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

    徐云这番话的意思,其实和冥王星之夜那些吃瓜党的逻辑一样。

    当时吃瓜党们之所以光听高斯一句‘我们发现了柯南星’就确信寻星成功,也是因为相同的道理:

    这种颠覆级...或者说毁灭级的实验必定会被无数人重复验证,贪图一时的虚荣作假没有任何意义。

    即便是后来被称为诺奖最大骗局的密立根油滴实验,它在原理和准确性上也是没有问题的:

    它确实可以计算出电子的电荷量。

    只是密立根篡改了数据,把一个低成功率事件伪造成了一个高成功率事件罢了。

    还有原本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自身。

    这个实验始做于 1887年,但直到十二年后以太学说才完全放弃抵抗,和高卢一样举起了白旗投降。

    顺带一提。

    那个投降的“宣言”,恰好是巴黎科学院发布的.....

    又又例如赫赫有名的费马大定理。

    它实际上在1993就被安德鲁·怀尔斯证明完毕了——虽然第一版存在一些错漏,但安德鲁·怀尔斯很快便修正出了正确的解法。

    可直到1995年,他才被比较公认的接受。

    到1997年6月。

    安德鲁·怀尔斯才获得了沃尔夫斯凯尔专门为费马大定理设置的10万马克悬赏大奖。

    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就像某个钓鱼老的更新一般,多的难以计量。

    在物理...或者说科技史中。

    实验首做日的意义,更多还是在于定性作用。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