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所谓的F2...也就是集结大家并不困难,课间传个口信大家就出现在了这里。”

    “但那个需要A过去的敌人又是谁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

    徐云拉长了音节,伸手一指某个并不存在的目标:

    “那座经典物理大厦!”

    此言刚一出口,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早先曾经提及过。

    能够被选入格物社的社员不一定是名门之后,但必然是对物理学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布鲁赫这种极少数的个例除外。

    他们能够重复、计算徐云当初演示过的光速与光电效应实验,自然也就会理解当初那三个实验的实际意义。

    他们知道徐云曾经靠着肥鱼遗留下的实验方案,狠狠动摇过一次物理大厦的基石。

    换而言之.......

    凭借此前的战绩,徐云确实有资格说出‘轰击经典物理大厦’的这种话。

    同时呢。

    作为新兴自然科学的支持者,在场最少有80%的人在校园生活中遭遇过来自经典...或者说古典学科学子的歧视。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剑桥大学,而是这个时代所有顶尖大学的通病。

    例如高斯之所以会破译出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直接原因就是他在哥廷根大学里遭遇过一名贵族后代的讥讽,认为数学是只有贵族才需要学习的知识。

    这种鄙视链包含了非常强烈的政治色彩,普通的小镇做题家很难拥有步入经典物理大厦的资格。

    正因如此。

    他们才会在徐云搞出了那三个实验后显得欣喜若狂,一有空就会去实验现场模拟计算——因为他们看到了微弱的破局曙光。

    因此在略微惊诧之后。

    大部分社员的心中便不约而同的冒出了一股冲动:

    轰他娘的!

    接着又过了几秒钟。

    一位徐云有些面生的社员忍不住举起手,高声道:

    “罗峰同学,你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随着此人这番话的出口,其余一些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