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三百章 鱼:我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6.4K)(2/8)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打了个响指,看得出来此时这位电学大佬的情绪有些激动:

    “就是钙!”

    说起钙这种物质,很多人的脑海中下意识的便会想到碳酸钙。

    也就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在这种基础上,又有一部分人便会把钙认为是石头沫,从而产生非金属的错觉。

    但实际上呢。

    从它所含有的金字旁便不难看出。

    钙不是非金属,而是一种金属元素。

    它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IIA族,常温下呈银白色晶体。

    人类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金属元素,便是钙。

    与此同时。

    钙的发现者不是别人,正是引导法拉第入门的汉弗里·戴维:

    1808年五月的时候。

    戴维将湿润的生石灰和氧化汞按3比1的比例混合后,放置在一铂片上,与电池的正极相接。

    然后又在混合物中作一洼穴,灌入水银,插入一铂丝,与电池的负极相接,得到了较大量的钙汞合金。

    接着他把钙汞合金经蒸馏,便得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钙。

    而在人体......或者说脊椎动物的骨骼中。

    钙主要以晶体的形式存在骨骼和牙齿里,占人体总重量的1.5%至2%,是人体中特丰富的矿物质。

    因此作为戴维的副手。

    法拉第在发现神秘射线对于不同金属的穿透效果存在差异后,便很自然的想到了骨骼这个概念。

    不过早先提及过。

    在如今这个时间线中,科学界对于光的微粒属性已经有了相对深刻的认知。

    他们知道粒子流会带有大量的能量,而能量便可能对于人体造成影响。

    就像宏观世界的雨点、冰雹、沙尘暴,砸到脸上是会痛的。

    因此在思量之后,法拉第才会选择鳗鱼作为实验对象。

    反正鳗鱼也没意见不是?

    随后法拉第将这张底片放到了桌上,认真的与众人分析了起来:

    “你们看,这是脑颅和咽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