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下)(2/9)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
    “法拉第先生,您是半导体方面的专家,所以应该知道,电荷脱离金属板的速度与电压强度是呈现正相关的,对吧?”

    徐云的这番话在后世看来可能存在一些表述上的问题,但在电子还未被发现的1850年,这个描述反而很好令人理解。

    只见法拉第点了点头,肯定道:

    “没错。”

    他在1833年研究究氯晶笼化合物的时候曾经发现过这个现象,并且用电表测试过相关结果。

    后来另一位JJ汤姆逊能发现电子,和拉法第的研究手稿也有一定关联。

    当然了。

    如果再往前追朔,那得一直上拉到库伦那辈,此处便不多赘述了。

    徐云进一步问道:

    “也就是电压越大,电荷脱离的速度越快,对吗?”

    “没错。”

    徐云见说打了个响指,预防针已经差不多到位了:

    “那么法拉第教授,您觉得光电效应中接收器上出现的火花,和什么条件有关联呢?”

    “接收器上的火花?”

    法拉第微微一愣,稍加思索,一句话便脱口而出:

    “当然是光的强度了。”

    徐云嘴角微微翘了起来,追问道:

    “所以和光的频率没有关系,是吗?”

    法拉第这次的语气更加坚定了,很果断的摇了摇头,说道:

    “当然不会有关系,频率怎么可能影响到火花的生成?”

    周围包括斯托克斯在内,围观的教授也纷纷表示了赞同:

    “当然是和光强有关系。”

    “频率?那种东西怎么会和火花挂上钩?”

    “毫无疑问,必然是光强,也就是振幅引起的火花。”

    “所以有没有人要看我老婆的泳衣啊.......”

    在法拉第和那些教授看来。

    虽然他们还不清楚为什么发生器上有光发出,接收器就会有同步的火花出现。

    但很明显。

    接收器上火花的出现条件,一定和光的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