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也许这种做法会损失部分药效,但是在1850年,徐云是没那能力老老实实按后世的流程去做的——他身上就这么个瓶子,总不可能把这一瓶硝酸甘油都送给达尔文不是?

    药效损失10%或者20%,有些时候影响并不会那么大——更别说硝酸甘油含片的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所释放的氧化氮其实是比模型剂量要高一些的。

    只要不挥发超过30%,对于心绞痛都会有效果。

    咦,这就水...科普了七百个字了吗?

    咳咳......言归正传。

    在将硝酸甘油交给达尔文后,徐云便与老达暂时分别,结束了这一次意外的会面。

    他后续又查阅了一些资料,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去一楼找到小麦,二者一同回到了宿舍。

    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二人就这样在一次次的白眼中往返于图书馆,小麦预习课文,徐云则更为细化的对当前时间线进行了了解。

    有收获,也有失望。

    收获自不必说,如今徐云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变动后的欧洲时间线。

    失望嘛则是......

    或许是航运手段依旧不发达的缘故,剑桥图书馆中可以查阅到的东方文献并不多,纵使有也大多是印度或者霓虹的介绍,有关华夏本土的书籍寥寥无几。

    要知道,从1707年开始,剑桥图书馆可以算是英国目前品类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了。

    连这里都没有的藏书,全英国估摸着也找不到。

    不过虽然参考书目不多,但徐云倒是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本土的历史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

    例如北宋在1126年依旧被一波推平,百年后朱元璋崛起,大明重开大宋天,1644年李自成攻破燕京,崇祯在老歪脖子树上自挂东南枝殉国。

    原先徐云还以为本土之所以能在西方生产力加强的情况下苟住不到,也许会与自己在老苏副本的所作所为有一定关系——虽然不可能是原原本本的1100副本时间线,但大概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类似彩蛋的关联。

    例如武器或者金属冶炼方面的突破,让本土在防御力上得到了一定加强等等。

    但如今看来,这个世界线中本土和自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